杖策何年往帝圻,短亭依旧绿阴迷。
杨桃残雪梅花瘦,人领春从天上归。
杖策何年往帝圻,短亭依旧绿阴迷。
杨桃残雪梅花瘦,人领春从天上归。
这首明代陈吾德的《题扇》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诗中“杖策何年往帝圻”一句,似乎在遥想往昔,表达了一种对远方、对理想之地的向往之情。接着,“短亭依旧绿阴迷”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幽深的环境之中,绿荫环绕的小亭子,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意境。
“杨桃残雪梅花瘦”这一句,通过选取杨桃、残雪和梅花三种意象,不仅展现了季节更迭的自然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杨桃的残雪,梅花的瘦影,都给人一种凄美之感,同时也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最后一句“人领春从天上归”,则将主题升华,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如同从天而降的美好,引领人们回归到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状态。这里的“天上”二字,既可理解为自然界中的春天,也可象征着心灵的归宿或精神的寄托,寓意深刻,富有哲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
金张第宅连云树,凤筦鹍弦语春雾。
尊前月落人未眠,门外乌啼天欲曙。
秋风萧萧吹客衣,堂上主人胡不归。
雕垣粉剥野鼠窜,夹道草深官马稀。
呜呼蜉蝣朝生悲暮死,荆卿长歌手挟匕。
鹿门乃有庞德公,白头采芝近乡里。
静室似僧庐,绝与黄尘隔。
引雀喜留黍,惜苔懒穿屐。
有时倚幽轩,情境一何寂。
只有岩华飞,随风亦无迹。
明月出东山,照见西林明。
龙蛇布满地,欲步还自惊。
试问夜何其,鸟喧自知更。
谁探千载意,寂默乃其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