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客淮南望上京,祥烟不远恨峥嵘。
居人避湿开门晚,宿鸟眠寒择木惊。
波浪无时潮失信,关河有盗梦非情。
不知归计何从得,碧颍青嵩画未成。
为客淮南望上京,祥烟不远恨峥嵘。
居人避湿开门晚,宿鸟眠寒择木惊。
波浪无时潮失信,关河有盗梦非情。
不知归计何从得,碧颍青嵩画未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为客》,表达了作者在淮南为客他乡,遥望京城的思乡之情和对家乡景象的怀念。首句“为客淮南望上京”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所处之地,以及他对京都的思念。
“祥烟不远恨峥嵘”中的“祥烟”可能象征着故乡的美好记忆,而“恨峥嵘”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遥远和自己身处困境的感慨。接下来,“居人避湿开门晚”描绘了淮南居民的生活场景,因天气潮湿,开门时间较晚,显示出当地环境的特点。
“宿鸟眠寒择木惊”通过宿鸟选择栖息的树木被惊动,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对家乡的牵挂。诗人进一步借“波浪无时潮失信,关河有盗梦非情”来表达对家乡关河的思念,以及现实中动荡不安的忧虑,梦境中的家乡与现实形成对比,更显其思乡之深。
最后,“不知归计何从得,碧颖青嵩画未成”揭示了诗人对归乡之路的迷茫,以及对家乡山水美景的向往,但因为未能完成心中的画卷,这种归乡的愿望似乎还未能实现。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和对家乡生活的深深眷恋。
逐时维清和,追踪紫玉珂。
去路何辞远,抚景偏喜多。
缥缈庐山带,突入沧溟螺。
岩成自然屋,门翳纷若萝。
袖拂有风味,屐印无苔窠。
石乳滴地响,荷香浮鼻过。
一泓流九曲,数佛入三摩。
仰瞻近云汉,俯视连丘阿。
海外称阆苑,宁中誇补陀。
地灵钟奇窟,皇威除烦苛。
书生效华祝,天子拱馺娑。
宝鼎固莫动,王道平不颇。
我歌安止此,将为太平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