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身不得安,行役赴南峤。
五岭天之末,未知几时到。
仰见秋鸿征,嗷嗷背云叫。
回首望乡里,魂梦使颠倒。
我恨不如月,两处能相照。
辘轳挂心头,转辗向谁告?
病身不得安,行役赴南峤。
五岭天之末,未知几时到。
仰见秋鸿征,嗷嗷背云叫。
回首望乡里,魂梦使颠倒。
我恨不如月,两处能相照。
辘轳挂心头,转辗向谁告?
这首诗《出门别妻子(其一)》是清代诗人郑世元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主人公离家远行时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病身不得安,行役赴南峤”,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因身体不适而难以安逸,却不得不踏上前往南方山岭的劳役之路。这既揭示了主人公的现实困境,也预示了旅程的艰辛与不易。
接着,“五岭天之末,未知几时到”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遥远与未知,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五岭,是中国南方的山脉,此处用以象征旅途的艰难与漫长。
“仰见秋鸿征,嗷嗷背云叫”描绘了主人公在旅途中抬头所见的景象——大雁南飞,发出哀鸣。这一场景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借雁的南迁暗喻了主人公的离家远行,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回首望乡里,魂梦使颠倒”则直接抒发了主人公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每当回望家乡的方向,他的思绪便如翻腾的波浪,魂牵梦绕,无法自拔。
最后,“我恨不如月,两处能相照。辘轳挂心头,转辗向谁告?”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羡慕月亮能够照亮两地,自己却只能独自承受离别的痛苦。心中的愁绪如同悬挂的辘轳,不断转动,却无处倾诉。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离家远行之人内心的孤独、思念与无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暗雨凄邻笛。感秋魂,吟边憔悴,过江词客。
非雾非烟神州渺,愁入一天冤碧。
梦不到、青芜旧国。
休洒西风新亭泪,障狂澜、犹有东南壁。
空掩袂,望云北。雕栏玉砌都陈迹。
黯重扃、夷歌野哭,晦冥朝夕。十万横磨今安在?
赢得胡尘千尺。问天地、榛荆谁辟?
夜半有人持山去,蓦崩舟、坠壑蛟龙泣。
还念此,断肠直。日落羌笳咽。
认一行、高鸿尽处,五云城阙。
满眼惊尘还乡梦,重见昆池灰劫。
更马上、琵琶催发。
露冷横门移盘去,甚金仙,也怨关山别。
愁寄与,汉家月。故人抗议多风烈。
漫消魂、题诗陇树,谁旌奇节。
易水空成填恨海,西北终忧天缺。
但目尽、平烟区脱。
不信天心浑如醉,好江山、换了啼鹃血。
长剑倚,向谁说。
《贺新郎.秋恨》【清·郑文焯】暗雨凄邻笛。感秋魂,吟边憔悴,过江词客。非雾非烟神州渺,愁入一天冤碧。梦不到、青芜旧国。休洒西风新亭泪,障狂澜、犹有东南壁。空掩袂,望云北。雕栏玉砌都陈迹。黯重扃、夷歌野哭,晦冥朝夕。十万横磨今安在?赢得胡尘千尺。问天地、榛荆谁辟?夜半有人持山去,蓦崩舟、坠壑蛟龙泣。还念此,断肠直。日落羌笳咽。认一行、高鸿尽处,五云城阙。满眼惊尘还乡梦,重见昆池灰劫。更马上、琵琶催发。露冷横门移盘去,甚金仙,也怨关山别。愁寄与,汉家月。故人抗议多风烈。漫消魂、题诗陇树,谁旌奇节。易水空成填恨海,西北终忧天缺。但目尽、平烟区脱。不信天心浑如醉,好江山、换了啼鹃血。长剑倚,向谁说。
https://shici.929r.com/shici/Iz7CvM.html
流莺啼遍,唤不醒芍药,丛中双蝶。
待把红香留住稳,无待雨狂风劣。
流水浮萍,垂杨飞絮,都是閒枝节。
殷勤为甚,飘零了不孤怯。
纵好绣带云裳,来回弄影,荡芳情一捻。
日暮帘垂归燕语,池上晚风猎猎。
渺渺天涯,归魂何处,便是烟花劫。
无人说与,阳关梦里三叠。
春来春去,潮生潮落,年年岁岁相同。
鹿耳雨晴,鲲身月上,几番变化鱼龙。
海国霸图空,剩蘋洲铺练,桃涨翻红。
吞吐江山,军声十万势犹雄。
群飞乱拍苍穹,愿杨枝入手,咒使朝东。
弱水易沉,蓬山难近,骑鲸枉候天风。
万感倚楼中,恨浪淘不到,块垒愁胸。
判作随波鸥鹭,身世托渔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