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谁艳也,看袖拂霓裳,广寒清冷。
柔情绰态,却许罗襟相并。行过玉勾仙井。
更翩若、惊鸿难定。卫家姊妹天人,不数昭阳双影。
溜出歌声圆润。听落叶回风,十分幽俊。
最堪怜处,唱彻柳昏花暝。惊醒乌衣梦稳。
真难觅、天台芳信。魂消洛水巫山,独抱枕儿斜凭。
伊谁艳也,看袖拂霓裳,广寒清冷。
柔情绰态,却许罗襟相并。行过玉勾仙井。
更翩若、惊鸿难定。卫家姊妹天人,不数昭阳双影。
溜出歌声圆润。听落叶回风,十分幽俊。
最堪怜处,唱彻柳昏花暝。惊醒乌衣梦稳。
真难觅、天台芳信。魂消洛水巫山,独抱枕儿斜凭。
这首《双双燕·纪梦》由清代词人汪懋麟所作,描绘了一幅梦境中的仙境景象,充满了浪漫与梦幻的气息。
词中以“伊谁艳也”开篇,引出对梦境中女子的赞美,其服饰如同霓裳般华丽,仿佛置身于广寒宫的清冷之中。接着,通过“柔情绰态,却许罗襟相并”,细腻地描绘了女子的柔美姿态和温婉气质,仿佛与她共拥一席罗衣,感受着彼此间微妙的情感交流。
“行过玉勾仙井,更翩若、惊鸿难定。”这一句将女子的轻盈步态比作惊鸿掠过水面,难以捕捉其踪迹,进一步渲染了梦境的虚幻与美好。随后,“卫家姊妹天人,不数昭阳双影”则将女子与古代传说中的仙女相提并论,强调其非凡脱俗之美。
“溜出歌声圆润,听落叶回风,十分幽俊。”词人通过歌声与自然界的声响,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幽雅的氛围,使得整个梦境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最后,“最堪怜处,唱彻柳昏花暝。惊醒乌衣梦稳。真难觅、天台芳信。魂消洛水巫山,独抱枕儿斜凭。”表达了对梦境中美好瞬间的留恋与不舍,以及对现实与梦境之间界限的模糊感,让人回味无穷。
整体而言,《双双燕·纪梦》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幻想与情感的梦境世界,展现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令人在欣赏之余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
梅萼将开,十月之交,君四十辰。
记春残密属,无辞丽制,秋深急索,为近佳辰。
蘸墨裁题,含毫又废,酬应于今懒绝伦。
终难却,念故人情重,未许逡巡。东亭作客多春。
感先世、论交谊最真。
每屏间设食,玉盘细,花阴取酒,金瓮醅醇。
昨过南庄,觅君昆弟,厚意居然类昔人。
题词去,倩当筵弦管,歌向嘉宾。
干莫锋难挫。羡才兼、辋川诗画,名流争播。
家住小园风物好,水屋居然似舸。
中只有、茶铛药裹。
怪石巉岩松树老,喜帘垂、无事趺跏坐。
松子落,岩花堕。北窗企脚闲高卧。
任朋来、谈仙说佛,都无不可。
屈指今冬周甲子,得丧兴衰俱过。
久已向、蒲团参破。
甲第轩车惊赫奕,总萤飞、一点须臾火。
游五岳,芒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