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诗必是非能者,能者何尝非是诗。
却笑刻舟求剑辈,韩卢逐块竟胡为。
是诗必是非能者,能者何尝非是诗。
却笑刻舟求剑辈,韩卢逐块竟胡为。
此诗以戏谑之笔,探讨了“诗”与“能”的关系,以及对某些行为的讽刺。首句“是诗必是非能者,能者何尝非是诗”,提出了一种悖论式的思考:创作出的诗作,往往不是那些自认为无能之人所为;而那些被认为有能力的人,他们的作品未必都能称得上是真正的诗。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艺术创作中的复杂性,即才华与作品质量之间并非必然相关。
接着,“却笑刻舟求剑辈,韩卢逐块竟胡为”两句,运用了两个典故进行讽刺。第一个典故“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比喻做事不知变通,固守成规。第二个典故“韩卢逐块”则出自《战国策》,讲述的是猎犬韩卢追逐一块木头,结果却一无所获。这两个故事都被用来讽刺那些盲目追求、不知变通或追求不切实际目标的人。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这类行为的嘲笑和批判,同时也暗含着对真正艺术追求者的尊重和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对艺术创作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也对社会上一些不切实际的行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社会现象的独特洞察和批判精神。
薛城城南秋草绿,飒飒悲风撼林木。
荒凉古冢临道隅,踯躅哀歌起樵牧。
忆昔田文当国时,好贤下士思有为。
西行几乎遭虎口,赖有狐裘献幸姬。
东归不复图忠义,一旦忘齐遽归魏。
可怜身死骨未寒,诸子纷争覆宗祀。
当时门下客三千,锦衣珠履犹神仙。
鸡鸣狗盗众誇诩,争似冯生魏子贤。
凄凉旧事逾千载,冢内珍藏竟何在。
我来吊古谩登临,追悼英风发长慨。
武肃裔孙纯孝士,痛慕双亲形梦寐。
高堂华扁名永思,铁画银钩日星丽。
双亲谢世今几年,先茔宰木栖寒烟。
天台世系从来盛,序伦堂基犹俨然。
亲容寥寥无复睹,日夜哀思泪如雨。
蓼莪忍诵重衋伤,风木才闻转酸楚。
光阴迅速不可追,萱花已谢椿枝摧。
秋霜春雨感衷素,蘋藻粢盛严礼仪。
我闻孝诚天所佑,况尔高门先德厚。
传家诗礼喜能存,子子孙孙宜自懋。
四平诸孙今总戎,爱马喜得桃花骢。
首如渴乌竖两耳,目犹夹镜明双瞳。
肉騣碨礧汗流赭,满月点作胭脂红。
饱食常怀玉山下,顾影尚忆瑶池中。
有时骄嘶似矜宠,顿令庭院皆春风。
紫燕赤骠乃其亚,一出能令冀北空。
总戎报国存精忠,况有神骏来遭逢。
云台勋业立可致,不让当年卫霍功。
北邙之山何其高,春雨年年生野蒿。
山上古坟纷莫数,岁远年深不知主。
墓道之碑多不存,空见石羊兼石虎。
只今山下多新阡,曾见何人挂纸钱。
松楸麦饭古来重,此事惟属儿孙贤。
因经北邙山,高歌空感慨。
漳河隔岸是西陵,陵前松柏今安在。
维舟金山下,飞步妙高台。
倚阑纵遐瞩,豁然怀抱开。
谁云隔一水,我喜绝纤埃。
淮南见咫尺,烟树翠成堆。
江山宛犹昨,昔人安在哉。
缅怀坡仙辈,赋咏骋雄才。
俯仰几百年,石刻荒苍苔。
不须雍门琴,对景令人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