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春不让,况复久游身。
懒困花谁主,迷离草似人。
劳心空就远,周道每怀新。
渺渺林烟际,所思欲具陈。
风尘春不让,况复久游身。
懒困花谁主,迷离草似人。
劳心空就远,周道每怀新。
渺渺林烟际,所思欲具陈。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所思》。诗中描绘了诗人身处风尘之中,长久漂泊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首句“风尘春不让”,春天的到来不因风尘而减色,暗喻诗人虽身处动荡与艰难之中,但内心仍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接下来,“况复久游身”则点明了诗人长期在外漂泊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由与安定生活的渴望。
“懒困花谁主,迷离草似人”两句,诗人将自然界的花朵与草地拟人化,通过“懒困”与“迷离”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中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困惑。这里,花朵与草地仿佛有了生命,与人的情感相呼应,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
“劳心空就远,周道每怀新”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感受。一方面,他为生活奔波劳碌,远离家乡与亲人;另一方面,他对未来充满憧憬,渴望新的开始与变化。这两句既体现了诗人的现实压力,也展现了他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最后,“渺渺林烟际,所思欲具陈”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深远的画面,林间烟雾缭绕,诗人的心思如烟雾般飘渺,想要表达的思绪却难以言尽。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也暗示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个人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思考与挣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喜闻韩古调,兼爱近诗篇。
玉磬声声彻,金铃个个圆。
高疏明月下,细腻早春前。
花态繁于绮,闺情软似绵。
轻新便妓唱,凝妙入僧禅。
欲得人人伏,能教面面全。
延之苦拘检,摩诘好因缘。
七字排居敬,千词敌乐天。
殷勤闲太祝,好去老通川。
莫漫裁章句,须饶紫禁仙。
忆昔西河县下时,青山憔悴宦名卑。
揄扬陶令缘求酒,结托萧娘只在诗。
朱紫衣裳浮世重,苍黄岁序长年悲。
白头后会知何日,一盏烦君不用辞。
河外今无事,将军有战名。
艰难长剑缺,功业少年成。
晓仗亲云陛,寒宵突禁营。
朱旗身外色,玉漏耳边声。
开閤谈宾至,调弓过雁惊。
为儒多不达,见学请长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