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气淩空望八荒,不胜愁思寄沧茫。
文章本拟追韩范,面目何曾识孔墙。
一自失身从训注,难为倾海洗肝肠。
平生罪悔都无及,徒把篇诗怨异乡。
意气淩空望八荒,不胜愁思寄沧茫。
文章本拟追韩范,面目何曾识孔墙。
一自失身从训注,难为倾海洗肝肠。
平生罪悔都无及,徒把篇诗怨异乡。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苏仲在面对人生挫折与异乡生活的感慨。首联“意气淩空望八荒,不胜愁思寄沧茫”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内心充满了对远方的向往与对当前处境的愁思。接着,“文章本拟追韩范,面目何曾识孔墙”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成就的追求,以及对于儒家经典的仰慕之情,但又感叹自己未能真正理解和实践其中的精神。
“一自失身从训注,难为倾海洗肝肠”则揭示了诗人因某种原因(可能是指仕途或生活中的变故)而感到深深的痛苦与悔恨,这种悔恨之深,仿佛需要倾尽大海之力才能洗涤干净。最后,“平生罪悔都无及,徒把篇诗怨异乡”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无法挽回的遗憾,以及在异乡生活的孤独与哀怨。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始见青云干律吕,俄逢瑞雪应阳春。
今日回看上林树,梅花柳絮一时新。
霜气入病骨,老人身生冰。
衰毛暗相刺,冷痛不可胜。
鷕鷕伸至明,强强揽所凭。
瘦坐形欲折,腹饥心将崩。
劝药左右愚,言语如见憎。
耸耳噎神开,始知功用能。
日中视馀疮,暗隙闻绳蝇。
彼嗅一何酷,此味半点凝。
潜毒尔无厌,馀生我堪矜。
冻飞幸不远,冬令反心惩。
出没各有时,寒热苦相凌。
仰谢调运翁,请命愿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