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句》
《句》全文
唐 / 杨巨源   形式: 句

鸣鞭秋色诗情远,拂匣寒花剑力多。

籍通莲阙秋光遍,诗答蓬山晚思遥。

青门日暖尘光动,紫陌花晴风色来。

艳欺藤蔓莺无限,香压荆花蝶不飞。

内史旧山空日暮,南朝古木向人秋。

梦中乡信惊秋雁,窗下林声带夜蝉。

独向晓山知露湿,远临秋水爱云明。

新河柳色千株暗,故国云帆万里归。

一院绿钱童子拂,千竿青玉主人栽。

露凝丹地初疑雨,烟著红楼半是霞。

空门水定埃尘远,真偈金书世界稀。

(0)
翻译
秋日挥鞭,诗兴悠长,剑气如寒花,力量无穷。
莲宫秋光普照,我以诗回应蓬莱山的遥远晚思。
青门外阳光温暖,尘土微动,紫陌花开,清风徐来。
艳丽胜过藤蔓莺歌,香气浓郁让蝴蝶不愿飞舞。
内史旧山空寂,夕阳西下,南朝古木在秋风中摇曳。
梦中收到家乡的信,惊动了秋雁,窗外林声伴着夜晚的蝉鸣。
独自欣赏晨山的露珠,临近秋水,喜爱那云雾中的明亮。
新河畔柳色深沉,故乡的云帆驶向万里归途。
满院绿钱被孩童拂去,千竿翠竹是主人精心种植。
露珠凝结,仿佛初降小雨,红楼半掩,烟霞缭绕。
空门静寂,远离尘埃,珍贵的佛经罕见于世。
鉴赏

这首诗语言醉人,意境幽深,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以秋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鸣鞭秋色诗情远”中,“鸣鞭”一词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氛围,而“诗情远”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怀想之情。紧接着,“拂匣寒花剑力多”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绪,透露出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

第三句“籍通莲阅秋光遍”中,“籍通”二字传递出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感受,而“莲阁”则是一处宁静而美好的所在。末了的“秋光遍”更强化了季节之感,描绘了一幅秋意盎然的画面。

接下来的“诗答蓬山晚思遥”表明诗人通过诗歌来回应自己内心深处的思考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里的“蓬山”可能是指一个遥远的地方,增添了一份遥不可及的哀愁。

整首诗中,不仅有景物描写,还融入了诗人自己的情感流露,如“梦中乡信惊秋雁”中的“惊秋雁”便是对家乡思念之情的一种象征。末句“故国云帆万里归”则明确地表达了诗人想要回到远方家乡的强烈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笔力,还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勾勒出了一幅深情而又带有淡淡哀愁的秋天图景。

作者介绍
杨巨源

杨巨源
朝代:唐   字:景山   籍贯: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   生辰:789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猜你喜欢

杜陵至节后诗有远在剑南思洛阳句予客九江远过兴国至后忽动西湖之感口占实情得四韵何当神交杜陵于梦寐中必亦一笑也

杜陵曾吟至后诗,我今客远愁归迟。

蜀中想重洛阳忆,江上亦起钱塘思。

地异心同一今古,风饕雪虐共路岐。

西湖何殊灞桥趣,亟归乘兴无复疑。

(0)

客次狂吟

野服支离号散仙,望晴閒倚柁楼前。

江山风月多寻酒,芦荻汀洲几泊船。

水路愁疑孤障雁,野庐清隔雨溪烟。

来春不负筇枝去,杨柳桥西听管弦。

(0)

次韵

吟边逡巡风雨催,秋空萧索声隐雷。

老松相应发清响,疑伴吹箫仙子来。

当年作楼远尘务,坊僧执筹工执锯。

爱他栏槛看云山,不肯匆匆下楼去。

(0)

浸碧即事

冰壶清浅酒杯深,雨闹风荷一阵阴。

琴调半残看晋帖,更寻棋局伴秋吟。

(0)

和袁抱瓮

雨滴残更不忍听,欲寻归梦梦难成。

西风起处雁声急,多少悲秋行客情。

(0)

卫卿叔自青旸寄诗一卷以饮酒果核殽味烹茶斋戒清修伤时等为题皆纪一时之事凡十七首为报·其二

不堪羁寓天一方,无心佩紫兼怀黄。

侍酒无由道路长,如意至今质西凉。

箬溪竹叶傥许尝,艺色何须留窈娘。

缅怀星郎抛令忙,席上微闻鸡舌香。

支颐腾腾之醉乡,惟有曲生可娱肠。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