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鞭秋色诗情远,拂匣寒花剑力多。
籍通莲阙秋光遍,诗答蓬山晚思遥。
青门日暖尘光动,紫陌花晴风色来。
艳欺藤蔓莺无限,香压荆花蝶不飞。
内史旧山空日暮,南朝古木向人秋。
梦中乡信惊秋雁,窗下林声带夜蝉。
独向晓山知露湿,远临秋水爱云明。
新河柳色千株暗,故国云帆万里归。
一院绿钱童子拂,千竿青玉主人栽。
露凝丹地初疑雨,烟著红楼半是霞。
空门水定埃尘远,真偈金书世界稀。
鸣鞭秋色诗情远,拂匣寒花剑力多。
籍通莲阙秋光遍,诗答蓬山晚思遥。
青门日暖尘光动,紫陌花晴风色来。
艳欺藤蔓莺无限,香压荆花蝶不飞。
内史旧山空日暮,南朝古木向人秋。
梦中乡信惊秋雁,窗下林声带夜蝉。
独向晓山知露湿,远临秋水爱云明。
新河柳色千株暗,故国云帆万里归。
一院绿钱童子拂,千竿青玉主人栽。
露凝丹地初疑雨,烟著红楼半是霞。
空门水定埃尘远,真偈金书世界稀。
这首诗语言醉人,意境幽深,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以秋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鸣鞭秋色诗情远”中,“鸣鞭”一词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氛围,而“诗情远”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怀想之情。紧接着,“拂匣寒花剑力多”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绪,透露出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
第三句“籍通莲阅秋光遍”中,“籍通”二字传递出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感受,而“莲阁”则是一处宁静而美好的所在。末了的“秋光遍”更强化了季节之感,描绘了一幅秋意盎然的画面。
接下来的“诗答蓬山晚思遥”表明诗人通过诗歌来回应自己内心深处的思考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里的“蓬山”可能是指一个遥远的地方,增添了一份遥不可及的哀愁。
整首诗中,不仅有景物描写,还融入了诗人自己的情感流露,如“梦中乡信惊秋雁”中的“惊秋雁”便是对家乡思念之情的一种象征。末句“故国云帆万里归”则明确地表达了诗人想要回到远方家乡的强烈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笔力,还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勾勒出了一幅深情而又带有淡淡哀愁的秋天图景。
杜陵曾吟至后诗,我今客远愁归迟。
蜀中想重洛阳忆,江上亦起钱塘思。
地异心同一今古,风饕雪虐共路岐。
西湖何殊灞桥趣,亟归乘兴无复疑。
冰壶清浅酒杯深,雨闹风荷一阵阴。
琴调半残看晋帖,更寻棋局伴秋吟。
不堪羁寓天一方,无心佩紫兼怀黄。
侍酒无由道路长,如意至今质西凉。
箬溪竹叶傥许尝,艺色何须留窈娘。
缅怀星郎抛令忙,席上微闻鸡舌香。
支颐腾腾之醉乡,惟有曲生可娱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