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锡中峰上,经行踏石梯。
云房出定后,岳月在池西。
峭壁残霞照,欹松积雪齐。
年年著山屐,曾得到招提。
挂锡中峰上,经行踏石梯。
云房出定后,岳月在池西。
峭壁残霞照,欹松积雪齐。
年年著山屐,曾得到招提。
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自然山川之美。在"挂锡中峰上,经行踏石梯"这两句中,锡可能指的是某种金属质地的装饰或是照明工具,悬挂在中峰,即半山腰处,诗人则沿着蜿蜒曲折的石阶前行,营造出一番攀登险峻之景。接下来的"云房出定后,岳月在池西"描述了云雾缭绕的高峰之后,一座神秘的“云房”显现,它可能是山中某个隐蔽的所在,或是诗人心中的幻想空间,而远处的月亮则悬挂在名为“岳”的大山之西,或者是一个湖泊(池)的西侧,增添了一份超脱尘世的宁静。
"峭壁残霞照,欹松积雪齐"两句中,“峭壁”形容陡峭险峻的悬崖,而“残霞”则是夕阳余晖的美妙描写,阳光透过山岩的缝隙照射在崎岖不平的地面上。同时,"欹松积雪齐"中的“欹松”指的是长满了苔藓的古老松树,而这些松树上则覆盖着厚实均匀的积雪,构成了一幅冬日山林的静谧图景。
最后两句"年年著山屐,曾得到招提"中,“年年著山屐”可能暗示诗人对登山探幽的热爱,每到一年四季之交,都要穿上登山用的鞋履(山屐)踏访山间。"曾得到招提"则透露出诗人在一次或多次的山行中,得到了某种精神上的启迪或是心灵的慰藉,而这种体验可能与他遇见白石僧有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情表达,展现了一个超然物外、心灵得以净化的意境。
君不见庐陵公,往为学士修书日。
诏畀千金访遗逸,遗文逸字往往出。
故都易姓几兵火,量臀鼎腹细诘诎。
道人岣嵝空有闻,丘陵仙鬼事恍惚。
共和十鼓记亡一,峄山肉在无复骨。
云阳八体又瓜剖,至使汉童讹尉律。
世儒诡正何足臧,公家安取千轴藏。
仲尼犹及史之阙,有马借人吾敢忘。
题签甲乙颍水阳,后来胡君癖膏肓。
倾家自构琬琰堂,搜罗近出补厥亡。
荒林圮冢见未尝,南观禹穴计渺茫,闭门睥睨在一床。
常恨平生好古家无力,骑马蹊田观断刻。
中郎二字烦走驿,率更三日劳野食。
长年囊褚况易掷,儿作摹朱妇遮壁。
愿从胡君丐无有,十百数中聊取仂。
胡君今逸民,盱眙不见十五春。
坐令铅椠老壮士,朝廷岂无忧国人。
曩时豪气今谁在,会面只谋千日醉。
听君汗漫驰古先,世事无何付蝉蜕。
《胡戢秀才效欧阳公集古作琬琰堂》【宋·晁补之】君不见庐陵公,往为学士修书日。诏畀千金访遗逸,遗文逸字往往出。故都易姓几兵火,量臀鼎腹细诘诎。道人岣嵝空有闻,丘陵仙鬼事恍惚。共和十鼓记亡一,峄山肉在无复骨。云阳八体又瓜剖,至使汉童讹尉律。世儒诡正何足臧,公家安取千轴藏。仲尼犹及史之阙,有马借人吾敢忘。题签甲乙颍水阳,后来胡君癖膏肓。倾家自构琬琰堂,搜罗近出补厥亡。荒林圮冢见未尝,南观禹穴计渺茫,闭门睥睨在一床。常恨平生好古家无力,骑马蹊田观断刻。中郎二字烦走驿,率更三日劳野食。长年囊褚况易掷,儿作摹朱妇遮壁。愿从胡君丐无有,十百数中聊取仂。胡君今逸民,盱眙不见十五春。坐令铅椠老壮士,朝廷岂无忧国人。曩时豪气今谁在,会面只谋千日醉。听君汗漫驰古先,世事无何付蝉蜕。
https://shici.929r.com/shici/cG516c.html
摇轩柳态未应还,正在凭高望远间。
一夜春风吹北渚,清晨佳气满南山。
动头乐事从今数,信手诗章莫放闲。
但惜濉阳蔡公子,莺花烂漫向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