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蔬常匝圃,酿酒仍满瓮。
便觉三公轻,更将德本种。
植蔬常匝圃,酿酒仍满瓮。
便觉三公轻,更将德本种。
这首诗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足,通过“植蔬”、“酿酒”的日常活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常匝圃"和"仍满瓮"两句话,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勤于耕作、酿造的情景,不仅体现了他对土地的尊重和利用,也暗示了他通过这些活动获得的精神满足。
"便觉三公轻"一句,以“三公”比喻高位显要的官职,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权力的淡然态度,他认为在田园生活中,这些外在的荣誉和地位变得轻如鸿毛。这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心态,反映了诗人对精神自由和内在品德的重视。
"更将德本种"则进一步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即使在享受田园生活的同时,诗人也不忘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这不仅是对自己人格的完善,也是对社会伦理的贡献。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回归自然、追求内心平和与道德修养的生活哲学,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思考。
求鸣玉轩诗,会予断作语。
道人去我久,书问且不数。
闻余窜南荒,惊悸日枯削。
安知跨大海,往返如入郭。
譬如人弄潮,覆却甚自若。
旁多聚观者,缩项胆为落。
僻居少过从,閒庭堕斗雀。
手倦失轻纨,扣门谁剥啄。
开关忽见之,但觉瘦矍铄。
立谈慰良苦,兀坐叙契阔。
谁持稻田衣,包此剪翎鹤。
远来殊可念,此意重山岳。
悃愊见无华,语论出棱角。
为余三日留,颇觉解寂寞。
忽然欲归去,破裓不容捉。
想见历千峰,细路如遗索。
相寻固自佳,乞诗亦不恶。
而余病多语,方以默为药。
寄声灵石山,“诗当替余作。
”便觉鸣玉轩,跳波惊夜壑。
《瑜上人自灵石来求鸣玉轩诗会予断作语复决堤作一首》【宋·释德洪】求鸣玉轩诗,会予断作语。道人去我久,书问且不数。闻余窜南荒,惊悸日枯削。安知跨大海,往返如入郭。譬如人弄潮,覆却甚自若。旁多聚观者,缩项胆为落。僻居少过从,閒庭堕斗雀。手倦失轻纨,扣门谁剥啄。开关忽见之,但觉瘦矍铄。立谈慰良苦,兀坐叙契阔。谁持稻田衣,包此剪翎鹤。远来殊可念,此意重山岳。悃愊见无华,语论出棱角。为余三日留,颇觉解寂寞。忽然欲归去,破裓不容捉。想见历千峰,细路如遗索。相寻固自佳,乞诗亦不恶。而余病多语,方以默为药。寄声灵石山,“诗当替余作。”便觉鸣玉轩,跳波惊夜壑。
https://shici.929r.com/shici/DlkCUh1JR7.html
天子首除全蜀尹,近班亲问治才长。
辅臣皆曰明公可,出守当令远俗康。
拥节两川曾不扰,剖符千里定为良。
图书溢目延丹禁,印绶垂腰制一方。
紫诰忽来双雨露,锦城重去五星霜。
望尘骑走儿童竹,夹道壶倾父老浆。
坐啸楼台万山碧,行春车马百花香。
西南每往临藩屏,前后多归入庙堂。
那比小侯论岁月,即陪元宰燮阴阳。
无劳青史誇京兆,今代成都有赵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