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隙地短篱遮,种得名花杂豆茄。
绿渐肥来花渐放,几番时雨到萌芽。
庭前隙地短篱遮,种得名花杂豆茄。
绿渐肥来花渐放,几番时雨到萌芽。
这首诗描绘了庭院中的一片小天地,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生长的生机与变化。首先,“庭前隙地短篱遮”,开篇即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个被短篱围起的小空间,暗示着这片土地虽小却充满生机。接着,“种得名花杂豆茄”,点明此处不仅有珍贵的花卉,还有普通的豆类植物,体现了园艺的多样性和实用性。
“绿渐肥来花渐放”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随着时间推移,绿色植被逐渐茂盛,花朵也相继绽放的景象。这里的“绿渐肥”不仅指植物的生长,也暗含了生命力的旺盛和繁荣。“几番时雨到萌芽”,则进一步强调了雨水对于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以及自然界的循环与和谐。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庭前小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作者林光以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成功地捕捉并传达了这一份美好与宁静。
东园有奇士,无乃希夷子。
才堪起词头,名懒署纸尾。
怀古几惘然,阅世一莞尔。
岂无虎插翼,信有骥垂耳。
家泉破山碧,石蕨逗云紫。
小出命柴车,大隐呼锦里。
本不见清浑,谁能测涯涘。
剧谈恕我往,频来当公意。
双鸟鸣未穷,孤鹤梦难恃。
展转徒所思,裁诗附江鲤。
忆我少游泉郡时,每喜寿公寿考诗。
今我宦游京国里,岂忍翻作哀挽词。
将作复止不能止,公之逸行谁与此。
彦方义重动顽愚,阳子德声薰晋鄙。
昭昭德义天所临,食报岂不在厥身。
九天紫诏绚云彩,千里朱幡送马轮。
圣世推恩有如此,嗟嗟陈翁真有子。
况复贤孙次第兴,眼见门庭半朱紫。
一朝骑鹤逐飞仙,回视尘间九十年。
高风何处寻踪迹,惟有荷溪浸碧天。
相门才子真豪雄,志淩霄汉气若虹。
平生杖义孝且忠,望云云杳心匆匆。
朱轮紫幰驰青骢,上谒天子明光宫。
驩承元老恩爱隆,定省不懈甘旨丰。
一日养不换三公,美哉此乐乐不穷。
金辉玉润谁能同,骊驹一曲听未终。
翩然归佩鸣天风,玉缸丝绳酒正浓。
为君献取春颜红,临岐一笑霜天空。
正德庚辰腊,大雪风号号。
我从燕京来,三旬到柘皋。
柘皋复何去,九冲是体毛。
分井百馀年,一气本同胞。
入门老稚喜,撚烛扫蓬蒿。
酌酒不成醉,怀我祖宗劳。
驾言各努力,南北共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