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登道场山同吴逸人赋》
《九日登道场山同吴逸人赋》全文
元 / 张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忽惊九日当今日,同在他乡望故乡。

百里山河天尽处,万家城郭水中央。

帷间风动闻灵语,寺里林疏见佛香。

不是避喧来此地,无妨览胜到斜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羽在九月九日这一天,与友人吴逸人在道场山上共同赋诗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联“忽惊九日当今日,同在他乡望故乡”,开篇点题,诗人惊讶于今日恰逢重阳佳节,而自己却身在他乡,不禁勾起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这种情感的流露,让人感受到节日氛围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颔联“百里山河天尽处,万家城郭水中央”,通过壮丽的山河景色,展现出广阔的自然风光。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百里的山河,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脚下,万家城郭映衬在水中,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隐含着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感慨。

颈联“帷间风动闻灵语,寺里林疏见佛香”,转而描写山中寺庙的静谧景象。帷间微风轻拂,似乎能听到仙灵之语,寺内树木稀疏,佛香飘散,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感官体验,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尾联“不是避喧来此地,无妨览胜到斜阳”,诗人解释了自己来到此处并非为了逃避喧嚣,而是为了欣赏美景直至夕阳西下。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当下生活态度的体现——在忙碌与喧嚣中寻找一片宁静,享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张羽

张羽
朝代:元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猜你喜欢

寄陈仲智太守

遥闻五马出行春,麦陇桑阴动浃旬。

泮水紫芹云霭霭,圜扉碧草雨津津。

轻舟健马迎新使,美酒清诗会故人。

黄霸年来将入相,京华卜第欲为邻。

(0)

赐大学士松祝

玉陛觇风度,金瓯卜姓名。

常时依紫极,何以福苍生。

化理资调燮,吁谟属老成。

公忠勤体国,力为赞升平。

(0)

清凉纪游一十四首.清凉石二首之一·其八

光寒如镜卧深云,半是云斑半藓纹。

谁识方方一片里,古今容尽屐交纷。

(0)

清凉纪游一十四首·其三南台

岿然秀拔峙南台,顶势穹窿若覆杯。

香阁遥瞻烟锁处,宝灯闻说夜飞来。

仙岩铺锦凭谁绣,虎窟屯云为我开。

欲礼真容先在望,频催前骑蹑崔嵬。

(0)

题刘松年画

潇洒松年画,丰神迥不群。

松杉相间秀,风水自成文。

柔橹轻随浪,苍山半入云。

超然三岛境,何处得尘氛?

(0)

咏新萍四首·其四

水调新歌听处真,一番意绪惜芳辰。

剧怜点点临风碎,生怕纤纤贴镜频。

泛沚有痕才著色,衬花无力漫成茵。

最难年少江湖客,未见前朝送别人。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