岿然秀拔峙南台,顶势穹窿若覆杯。
香阁遥瞻烟锁处,宝灯闻说夜飞来。
仙岩铺锦凭谁绣,虎窟屯云为我开。
欲礼真容先在望,频催前骑蹑崔嵬。
岿然秀拔峙南台,顶势穹窿若覆杯。
香阁遥瞻烟锁处,宝灯闻说夜飞来。
仙岩铺锦凭谁绣,虎窟屯云为我开。
欲礼真容先在望,频催前骑蹑崔嵬。
这首诗描绘了南台的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诗人以“岿然秀拔峙南台”开篇,生动地勾勒出南台高耸入云、挺拔秀丽的姿态。接着,“顶势穹窿若覆杯”一句,巧妙地运用比喻,将南台的顶部比作倒扣的杯子,形象地展现了其独特的地形特点。
“香阁遥瞻烟锁处,宝灯闻说夜飞来。”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南台的神秘与庄严。诗人想象着在烟雾缭绕中远眺香阁,仿佛能听到夜晚时分,宝灯从天而降的声音,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仙岩铺锦凭谁绣,虎窟屯云为我开。”这里,诗人将南台的岩石比作织锦,暗示其美不胜收;同时,又以虎窟屯云为喻,表达了南台的云雾缭绕,如同自然界的神迹。这两句不仅赞美了南台的自然美景,也暗含了对仙人或神灵的敬畏之情。
最后,“欲礼真容先在望,频催前骑蹑崔嵬。”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见到南台真容的急切心情,并通过“频催前骑”这一动作,展现了他急于探索和亲近自然的冲动。这里的“崔嵬”一词,再次强调了南台的高峻险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南台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神秘氛围的巧妙渲染,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探索未知、追求精神境界的哲学思考。
春宵曲宴通兰房,亭亭玉树生夜光。
绣幕遮风银烛定,纷纷妓乐俱成行。
中有燕姬善楚舞,当场可以掌中举。
翩跹喜曳鲛人绡,柔弱才胜翡翠羽。
应节依歌不自持,疾徐宛转能擅奇。
明珠盘里相错落,惊鸿天外来差池。
徊翔素腕飞香雪,虚空屡顿凌波袜。
五尺芙渠摇绿波,一片轻云荡明月。
颦容慢睇如有情,步摇条脱断续鸣。
公子歌谣惟燕燕,佳人名字只卿卿。
舞罢低回整金凤,矜娇顾影嫌钗重。
羞称十五嫁王昌,登墙三载曾窥宋。
漫将长袖拂芳尘,自是行云行雨身。
恍惚高唐梦中见,敢云平视甄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