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华亭明行院》
《华亭明行院》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三女冈边寺,楼台旧郁峨。

近郊闻梵放,陆地出芬陁。

天福虽营刹,中原尚枕戈。

烟尘绝淮海,熨帖看鲸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华亭明行院周边的景致与氛围,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宗教意味。

首句“三女冈边寺,楼台旧郁峨”,点明地点,描述了寺庙坐落在三女冈边,古老的楼台在苍翠的山色中显得格外庄严。这里的“郁峨”二字,生动地刻画出了楼台在群山环抱中的雄伟景象。

接着,“近郊闻梵放,陆地出芬陁”两句,通过听闻远处传来的梵音和感受到土地散发出的芳香,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神圣与清幽。梵音代表了佛教的教义传播,而芬陁则象征着佛法的深远影响,使大地也仿佛被净化一般。

“天福虽营刹,中原尚枕戈”两句,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虽然寺庙致力于营造福祉,但中原地区仍然饱受战乱之苦,人们依然枕戈待旦,暗示了和平与安宁的难得。

最后,“烟尘绝淮海,熨帖看鲸波”两句,以烟尘消散、淮海平静和鲸波熨帖为喻,象征着战争的结束和内心的宁静。这里“鲸波”比喻动荡不安的局面,而“熨帖”则形容了局势的平息,给人以安定祥和之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华亭明行院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存,同时也蕴含了对和平与安宁的深深向往。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壬子正月重赴金陵志馆偶诵陶诗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句怃然有感

春风从何来,所过不留迹。

人与物同春,欣欣各自得。

而我独何为,当春转萧瑟。

亲老不能待,饥驱此行役。

纵非出山泉,仰愧入林翮。

一心信两端,绎思有馀戚。

缅昔负米贤,欢焉供子职。

(0)

丁香和韵

春空烟锁缀星星,两树琼枝占一庭。

交网月穿珠络索,小铃风动玉冬丁。

傍檐结密人难拆,拂座香多酒易醒。

只恐天花散无迹,拟将湘管写娉婷。

(0)

戏马台

戏马元来楚故乡,鸿沟还记各分疆。

尽教率土归刘氏,剩有斯台与项王。

一战快心惟巨鹿,三分失策在咸阳。

如何盖英雄气,独为虞兮泣数行。

(0)

牧童词

溪水碧,溪上牧童青箬笠。

乌犍斜系柳阴中,藉草卧吹三孔笛。

横鞭还过饮牛亭,亭边扑扑飞牛虻。

雀儿鼓翅虾蟆跳,陂塘水满齐牛腰。

归来仍放青山郭,远树仟仟烟漠漠。

日暮闻歌不见人,隔林月下敲牛角。

(0)

赠方望子入黄山修炼

诗成当代说方干,何事辞家久不还。

梦里汤泉非故国,眼前云海是名山。

花深古灶凭烧药,月冷啼猿为守关。

只是白头慈母在,不教容易别人间。

(0)

雁门关

昨升系舟山,试望雁门塞。

巀嶪阵云黑,势与玄岳配。

及兹赴谷口,局步入烟霭。

曲曲山根盘,层层苍壁对。

岚光自摩荡,岩壑递明晦。

古雪滋阴崖,新泉下奔濑。

猿猱一线路,迥出飞鸟背。

侧磴上空曲,攀危凌地籁。

始知经陟高,足底群峰会。

玄冥操斗柄,制此天北戒。

插汉立雄关,蕃畿隔内外。

东掠凤皇城,西极菖蒲海。

呼吸万里通,形胜兵家最。

信乃天下蔽,讵惟三晋隘。

时清关门开,耕田铸矛镦。

不见沙土中,箭镞馀腥在。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