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尚石》
《和尚石》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舟楫行天上,斜晖卷浪花。

回流忽吞吐,鸣橹极呕哑。

便可通星汉,还堪著钓槎。

云根僧一个,疑我不袈裟。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和尚石》描绘了一幅奇特而富有动态的画面。首句“舟楫行天上”,运用夸张手法,将小舟在水上的景象描绘得如同在天空中航行,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次句“斜晖卷浪花”则描绘了夕阳映照下的波光粼粼,浪花翻滚的场景,色彩斑斓。

“回流忽吞吐”写水流的起伏变化,犹如生命的呼吸,充满了动态感。“鸣橹极呕哑”通过摹写船夫摇橹的声音,增添了现场的嘈杂与生动。接下来,“便可通星汉”表达了诗人对舟行之快的想象,仿佛能直达星辰大海。

“还堪著钓槎”则寓言性地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即使在舟上,也能悠然垂钓,享受自然的宁静。“云根僧一个,疑我不袈裟”以幽默的方式收尾,想象自己是隐藏在云雾中的僧人,连僧袍都仿佛融入了自然,增添了神秘和超脱的意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色,又有诗人内心的寄托和追求,体现了陈献章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壬戌五月初三夜忽中风痹之疾香山所谓体瘝目眩左足不支与有同病焉昔苻坚得习凿齿于汉南因其蹇疾裁堪半丁香山诗云汉上羸残号半人是也余年已七十可以称翁因自号半翁纪之以诗·其二

当日饥驱走晋秦,半翁早岁即风尘。

谁知一副幽燕骨,化作床头废弃身。

(0)

喜晴

云雨浃旬殊闷绝,而今喜见日晴时。

肩舆一路看红叶,夕照半山吟杜诗。

(0)

望西山

盘郁群山色,苍茫尽在西。

河流穿地出,石势与云齐。

鸾鹤凭虚度,芙蓉入望迷。

仙人不可接,上下此丹梯。

(0)

书姚少师祠壁

邢台杖锡据戎鞍,吴苑袈裟拥战坛。

若辈动关天数出,当时真有帝师看。

奇功白帽加王易,冷语青裙见姊难。

莫倚空山祠宇在,十三陵草已漫漫。

(0)

村居杂咏·其一

皂荚林边乱石垣,依然卜宅是南村。

比邻儿女聚观客,赴市鱼虾先到门。

新火微添蚕起候,圆沙浅印鹭眠痕。

江乡风景真如画,并入田园诗细论。

(0)

辽城秋夜书怀

中朝回首路漫漫,到此真令眼界宽。

九塞风烟秋气肃,七陵星斗夜光寒。

已应奔走空皮骨,不放悲歌泣肺肝。

试上望京楼上望,一轮海月照长安。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