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人兮,把秋魂化出,瑶姬前世。
风影露华,依然淡妆如此。
惺惺自惜惺惺,为谁渍盈盈珠泪。
相思未相逢,便滴晶奁成水。红韵对君洗。
恁铅华断了,藐姑心事。欲叩素娥清净,送它何地。
凉宵试拂银筝,定唱入雪儿歌里。仙子。
月明中碧城十二。
若有人兮,把秋魂化出,瑶姬前世。
风影露华,依然淡妆如此。
惺惺自惜惺惺,为谁渍盈盈珠泪。
相思未相逢,便滴晶奁成水。红韵对君洗。
恁铅华断了,藐姑心事。欲叩素娥清净,送它何地。
凉宵试拂银筝,定唱入雪儿歌里。仙子。
月明中碧城十二。
这首诗名为《惜秋华·白秋海棠》,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赵熙所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如瑶姬般美丽的女子,她的秋魂被赋予了白秋海棠的形象,风姿绰约,淡妆素裹,仿佛在诉说着前世的故事。她的情感深沉,眼中的泪珠盈盈,虽未与人相见,却已让晶莹的泪水滴落在妆奁上,化作一池秋水。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这株海棠的怜爱,感叹其繁华落尽,铅华不再,暗示着女子内心的寂寞和情感的寄托。他试图向月宫中的嫦娥求助,但又不知如何传递这份情感,只能在清凉的夜晚,弹奏银筝,期望能将这份相思之情融入到雪儿的歌声中,让仙子听见。
最后,诗人以月明中那座碧城(可能指月宫)的十二重门作为结语,增添了神秘而遥远的意境,留给读者无尽的遐想。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优美,展现了赵熙独特的诗歌风格。
风泉聒旅枕,壁灯照客起。
云木滉初阳,蒙茸犹谷底。
笳鸣惊宿禽,旌影照溪水。
虹桥接枫岭,闽程从此起。
仰见梨山巅,雾行犹十里。
阴崖竹梢空,寒碧光薿薿。
山僧延客坐,孤亭翠微里。
亭边方竹枝,乍见心尤喜。
棱棱节目匀,端正比君子。
我行既在险,所恃非圆美。
从僧乞杖材,中矩皆如砥。
行行步亦步,扶我历蒙汜。
古者制田亩,其要维沟防。
崇方与广杀,秩秩悬宪章。
厥田虽沮洳,堤岸峻且强。
水淫不能灾,歉岁成丰穰。
汉时贤守令,此义尚肃将。
奈何千载下,朘剥为循良。
养人乃食人,田事岂所详。
遂使三尺雨,下隰波沧浪。
呜呼匠人职,古法未渺茫。
沟防废不修,万姓罹凶荒。
一言俟采风,吏责非天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