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恻恻掩重门,金鸭香残火尚温。
燕子不来花又落,一庭风雨自黄昏。
春寒恻恻掩重门,金鸭香残火尚温。
燕子不来花又落,一庭风雨自黄昏。
这首元代赵孟頫的绝句描绘了一幅春日傍晚的寂寥画面。"春寒恻恻"四字,以寒冷的春风带出季节的转换,以及诗人内心的孤寂。"掩重门"则暗示了诗人独处室内,门扉紧闭,与外界的春色隔离。"金鸭香残火尚温",通过残留的香烟和余温,展现出室内曾有的温馨与热闹,但此刻只剩下孤独的氛围。
"燕子不来花又落"是春天常见的景象,但在这里却寓含了时光流逝和人事无常的感慨。燕子象征着春天和生机,其缺席更显凄凉。"花又落"进一步渲染了春光消逝的哀愁。最后,"一庭风雨自黄昏"以自然景色收束全诗,风雨交加的黄昏,不仅描绘了户外的天气,也映照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寒时节的落寞情绪,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融入,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在春天特有的感怀。
懒钝尤知命,幽栖渐得朋。
门闲无谒客,室静有禅僧。
炉向初冬火,笼停半夜灯。
忧劳缘智巧,自喜百无能。
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
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
瘴云梅雨不成泥,十里津楼压大堤。
蜀女下沙迎水客,巴童傍驿卖山鸡。
寺多红药烧人眼,地足青苔染马蹄。
夜半独眠愁在远,北看归路隔蛮溪。
下垣一宫名天市,两扇垣墙二十二。
当门六角黑市楼,门左两星是车肆。
两个宗正四宗人,宗星一䨥亦依次。
帛度两星屠肆前,候星还在帝坐边。
帝坐一星常光明,四个微茫宦者星。
以次两星名列肆,斗斛帝前依其次,斗是五星斛是四。
垣北九个贯索星,索口横者七公成。
天纪恰似七公形,数著分明多两星。
纪北三星名女床,此坐还依织女傍。
三元之象无相侵,二十八宿随其阴。
水火土木并与金,以次别有五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