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绿一花,窈影吾媚。挹其空芬,不酒而醉。
白袷满筵,顾之皆翠。过顶波光,中有鱼吹。
燕以悦飞,莺以怨睡。彼挟丸者,踌躇停辔。
春之所娱,于秋咸备。不知高阳,疾已西坠。
良友招携,我寂聊慰。饮彼艳光,以泽憔悴。
虚堂一隅,莎草晴被。方丈古筵,萧飒黄魏。
芳土如金,尺寸皆贵。小山碧丛,招摇之桂。
月虽未升,天澄何翳?吾搜其碞,客席其砌。
兴有各抒,协则同契。千车已回,夕象逾霁。
出门看山,海东垂髻。
万绿一花,窈影吾媚。挹其空芬,不酒而醉。
白袷满筵,顾之皆翠。过顶波光,中有鱼吹。
燕以悦飞,莺以怨睡。彼挟丸者,踌躇停辔。
春之所娱,于秋咸备。不知高阳,疾已西坠。
良友招携,我寂聊慰。饮彼艳光,以泽憔悴。
虚堂一隅,莎草晴被。方丈古筵,萧飒黄魏。
芳土如金,尺寸皆贵。小山碧丛,招摇之桂。
月虽未升,天澄何翳?吾搜其碞,客席其砌。
兴有各抒,协则同契。千车已回,夕象逾霁。
出门看山,海东垂髻。
这首诗描绘了豫园中的一次茶会情景,充满了浓厚的文人雅趣和自然之美。诗人姚燮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聚会中的各种细节与情感。
首先,“万绿一花,窈影吾媚”,描绘了绿意盎然的环境中,一朵花的娇美,暗示着聚会的地点在自然之中,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白袷满筵,顾之皆翠”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绿色与生机,人们身着白色衣裳,与周围的绿色形成和谐统一的画面。“过顶波光,中有鱼吹”则通过水面的波光和鱼儿的游动,增添了生动活泼的气息。
“燕以悦飞,莺以怨睡”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了燕子的欢快飞翔和黄莺的慵懒姿态,赋予自然界的生物以情感,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彼挟丸者,踌躇停辔”则可能是指某些人在游戏或赌博时的犹豫不决,与聚会的轻松愉悦形成对比。
“春之所娱,于秋咸备”表达了四季之美在此次聚会中都能感受到,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不知高阳,疾已西坠”可能暗指聚会的欢乐时光如同夕阳般短暂,但留下美好的回忆。“良友招携,我寂聊慰”表达了对朋友的珍视和聚会带来的慰藉。
“饮彼艳光,以泽憔悴”描绘了通过品茶来抚慰疲惫的心灵,体现了茶文化在聚会中的重要地位。“虚堂一隅,莎草晴被”描绘了聚会场所的幽静与自然之美。“方丈古筵,萧飒黄魏”则可能是在描述宴会的规模与风格,既有古朴之感,又不失庄重。
“芳土如金,尺寸皆贵”表达了对土地的珍视,即使是一寸之地也显得珍贵无比。“小山碧丛,招摇之桂”描绘了小山上的绿树与桂花的美丽景象。“月虽未升,天澄何翳?”表达了对夜晚的期待,即使月亮还未升起,天空依然清澈明亮。
“吾搜其碞,客席其砌”可能是指诗人和客人在石阶上交谈,享受聚会的乐趣。“兴有各抒,协则同契”表达了聚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但共同的默契让聚会更加和谐。“千车已回,夕象逾霁”描绘了聚会结束后的宁静景象,车辆离去,夕阳余晖更加明亮。“出门看山,海东垂髻”可能是指聚会结束后,人们走出园门,看到远处的山景和海东的景色,心情愉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聚会的欢乐、自然之美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一幅生动的文人雅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