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吾未识李空同先生每读先生诗且官渠后钦其为人过圆通寺悬多诗刻而僧独取先生者有静言看石耳之句石耳峰名庐山佳处》
《吾未识李空同先生每读先生诗且官渠后钦其为人过圆通寺悬多诗刻而僧独取先生者有静言看石耳之句石耳峰名庐山佳处》全文
明 / 李舜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先生是在武皇年,彩笔沧江动远天。

僧徒亦识山中字,学士今传邺下篇。

当日鸣泉邀节钺,清秋高阁自云烟。

谁令流落明时去,石耳空知炫独妍。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诗,通过对李空同先生的追忆,表达了对其才华和人品的敬仰。首句“先生是在武皇年”暗示了先生生活的时代背景,可能与某位英明君主有关。"彩笔沧江动远天"描绘了先生如彩笔般生动的文采,仿佛能跨越江河,触动苍穹。

"僧徒亦识山中字,学士今传邺下篇"赞美了先生的学问广博,连僧侣也赞赏他的文字,而他的作品更是流传于学士之间,可见影响深远。"当日鸣泉邀节钺"暗指先生曾有显赫官职,泉水似乎也在为他鸣赞。

"清秋高阁自云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高雅的画面,象征着先生的品格高尚。然而,"谁令流落明时去"表达了对先生在盛世却不得重用的惋惜。最后,"石耳空知炫独妍"以庐山石耳峰的美来比喻先生的才华,虽被遗忘,但其才情依旧独树一帜。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叙事和景物描写,展现了李空同先生的文采、官场经历和不幸的命运,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深深敬仰和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李舜臣

李舜臣
朝代:明   字:汝谐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猜你喜欢

归舟

榆柳绿阴成,菰蒲野水生。

好风催挂席,迟日衍归程。

麦熟吴蚕老,桑稀布谷鸣。

南山横一抹,渐觉近人明。

(0)

和西皋送春三首·其二

南浦送春去,绿波江可怜。

萋萋三百里,愁共草连天。

(0)

登桐川郡楼·其二

酒酣倚阑西日暮,青山当户如高人。

银杏树阴不受暑,蔷薇花开犹是春。

目送云霄瞻羽翮,手扪河汉近星辰。

莫欺老子才情减,还据胡床岸角巾。

(0)

癸丑正月风雨中偶成·其一

入春弥月雨霏微,惊蛰无雷雪又飞。

抚节不愁花蕊晚,感时惟恐麦苗稀。

当歌对酒愁难遣,问舍求田志己违。

只尺相望不相见,空吟偪侧思依依。

(0)

芝云堂小集

池馆风微白昼长,芭焦叶大午阴凉。

蜻蜻点水高低见,燕燕冲花下上忙。

酪粉蔗浆银碗冻,莼羹鲈脍玉醪香。

醉骑黄鹄云中去,岂为暌离惨别肠。

(0)

郑德明李廷璧同集顾仲瑛书画舫分韵得天字

我爱山中屋似船,曲阑倒影水行天。

画推郑顾同三绝,书至钟王可并传。

把?俄惊天欲雪,钩帘恰见月初弦。

黄浮鞠蕊鹅儿酒,红芼椒花玉鬣鳊。

北苑风流犹谩仕,南宫放旷任称颠。

栖乌惊柝翻丛竹,潜鲤听琴出九渊。

山拥雪巢吟木客,楼居云海宴神仙。

艰时会合须强饮,莫惜狂歌醉扣舷。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