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制騣披巾一首》
《制騣披巾一首》全文
明 / 沈周   形式: 古风

苦暑欲露顶,不谨见客恧。

轻巾思缉騣,求工适良俶。

沈虑揆之久,载难逊未熟。

岂以庶帽儗,角屋系有幅。

重谓高士饬,方作手三沐。

引缕针肖梭,转指往来续。

一转一成缔,玲珑万目属。

匀匀布烟华,眇眇绚雾縠。

工云费心思,微酒不能赎。

积功月尚半,使我百鸱覆。

著之若无巾,了了顶颅秃。

尘漏风飔入,凉得敬亦足。

珍收戒童奴,常畏爪沈触。

未效郭漫垫,敢就陶亵漉。

傍诧长仙标,孤坐映修竹。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制騣披巾一首》描绘了夏日酷暑中制作头巾的过程和感受。诗中,诗人苦于炎热,想要露出头顶透气,但又因不希望失礼于客人而感到惭愧。他精心思考,决定缝制一条轻便的头巾,寻求技艺精湛的手艺人来完成。

在制作过程中,诗人深思熟虑,意识到这并非寻常帽子可比,头巾的设计需要精细且有层次感。他细致地指导针线穿梭,每一线交织都如同缔结一种精致的艺术。头巾织出的纹理如烟霞般绚丽,虽耗尽心思,但诗人认为即使微醉也无法赎回这份工艺的价值。

尽管花费了大量时间,头巾还未完成一半,诗人却已感到清凉,仿佛头顶的秃发也得到了遮盖。他珍视这件作品,告诫仆人小心呵护,以免损坏。诗人自嘲没有郭漫垫那样的潇洒,也不敢像陶渊明那样随意,而是独自欣赏着头巾映衬在修竹下的雅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沈周对手工艺品的热爱和对细节的讲究,同时也流露出他对清凉与高雅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沈周

沈周
朝代:明   字:启南   号:石田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27~1509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你喜欢

刘都谏左迁辽阳,别数月矣,远致酒一瓮,为之大醉数日

刘君别我久,远饷酒一瓮。

瓮大容五石,肩夫双臂痛。

清比惠井泉,白如雪山湩。

因忆去年事,朝议同聚讼。

都谏上封章,语意带讥讽。

逐向辽阳幕,官微名转重。

沙碛驱冻驴,贳酒无馀俸。

佳酿及故人,得微减朝饔。

连晨开瓮饮,昏花尽如梦。

檐曝取残经,揩眼逐字诵。

斜日射阶雪,熠熠金沙动。

(0)

荅君御诸作·其四

打叠歌鬟与舞裙,九芝堂上气如云。

无缘得见金门叟,齿落唇枯嬲细君。

(0)

纪梦末句迟之德州诗

一尺残膏到晓明,五更霜里万千情。

依稀梦得迟之句,红映楼台绿映城。

(0)

山居

山居只索任天真,无作无营自在身。

青叶髻呼雏弟子,白莲湖老惰耕人。

偶逢上座学观骨,免与东方难腐唇。

一笑蒙城门下土,几归沧海几飞尘。

(0)

閒居杂题·其一

树老无花也自新,山茶红似女儿唇。

数茎白发春前长,一点青峦雨后真。

莺欲下枝先作语,鹊能占岁亦如人。

锦鞯金络纷纷去,飞尽晴郊十里尘。

(0)

日暮

苍茫山几处,高下鸟千枝。

野火烘云脚,霜风老地皮。

安心权在酒,长日困于诗。

除却閒居外,朝昏总不知。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