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若小草,望成百尺材。
强因客土植,苦被秋风摧。
徒惭五十过,况经元二灾。
白发不可变,青阳忽已回。
未忘药裹好,几见桃花开。
残编掩黄石,虚室生苍苔。
故人且共弃,王孙谁复哀。
终归葛洪井,讵上凤皇台。
衰荣置勿论,待月酌金罍。
余生若小草,望成百尺材。
强因客土植,苦被秋风摧。
徒惭五十过,况经元二灾。
白发不可变,青阳忽已回。
未忘药裹好,几见桃花开。
残编掩黄石,虚室生苍苔。
故人且共弃,王孙谁复哀。
终归葛洪井,讵上凤皇台。
衰荣置勿论,待月酌金罍。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贝琼所作的《巳酉岁初度日书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首句“余生若小草”,以小草自比,形象地描绘出生命的脆弱与卑微。诗人渴望自己能像百尺之材般成长,但现实却是“强因客土植,苦被秋风摧”,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命运的多舛。
诗人感叹自己已届五十,经历多次挫折,“徒惭五十过,况经元二灾”,流露出对岁月流逝和人生挫折的无奈。然而,他并未放弃希望,期待着春天的到来,“白发不可变,青阳忽已回”,寓意着即使年华老去,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诗中提到“未忘药裹好,几见桃花开”,表达了诗人对健康和美好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接下来的“残编掩黄石,虚室生苍苔”描绘了简朴的生活环境,寓含淡泊名利之意。诗人表示不再执着于世俗的成败,只愿与友人共度,“故人且共弃,王孙谁复哀”。
最后,诗人决定回归自然,效仿葛洪那样隐居,“终归葛洪井,讵上凤皇台”,表明他对超脱尘世的追求。结尾处“衰荣置勿论,待月酌金罍”,表达了诗人看淡荣辱,只愿在月光下品酒,享受宁静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又有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
隋书罕署名,道护碑传二。
开皇仁寿年,兴国启法寺。
后来信居上,书老笔亦恣。
六一得其精,胡乃杨本嗜。
一夔殊已足,观乐他且置。
骨体肖龙藏,倍溢妍华致。
化度虽后尘,右方阐缄秘。
悦生堂不录,销夏篇不记。
两家印篆留,近入义门笥。
气压集古千,源导贞观四。
其文颂金像,颇说佛灵异。
我闻菩提法,妙具千手臂。
法法皆圆通,始了第一义。
丁真合同参,谁问楞伽字。
调御真人植大树,浩劫洗尽雷云痕。
幽光独留太古色,秀色占断桄榔村。
盘根错节几千尺,太阴惨澹龙蛇奔。
宝坊百事付陵谷,休上人笔悬沙门。
岂知此树亦千古,老干尚作新花繁。
淋漓夜半战风雨,雷公电母相吐吞。
天年屈指几轮转,长松偃柏皆儿孙。
要知菩提本无树,于有佛处谁能尊。
塔铃丁东吉帛裂,诃子错落钩辀喧。
庞眉老僧憩寂坐,石幢风细搴经幡。
何王宫殿化佛国,金枝玉叶空无存。
牧歌樵唱自今古,春风秋月磨朝昏。
词客凄凉半亩宅,废井尚罥蘋婆根。
梵王宫前种秋菊,连天腐草流萤燔。
贝多写经大无量,试与桃梗从头论。
护持此树龙象力,冰雪排尽留春温。
湟槃草木尚不朽,托根何不祇树园。
《光孝寺菩提树歌和家载园韵》【清·李如筠】调御真人植大树,浩劫洗尽雷云痕。幽光独留太古色,秀色占断桄榔村。盘根错节几千尺,太阴惨澹龙蛇奔。宝坊百事付陵谷,休上人笔悬沙门。岂知此树亦千古,老干尚作新花繁。淋漓夜半战风雨,雷公电母相吐吞。天年屈指几轮转,长松偃柏皆儿孙。要知菩提本无树,于有佛处谁能尊。塔铃丁东吉帛裂,诃子错落钩辀喧。庞眉老僧憩寂坐,石幢风细搴经幡。何王宫殿化佛国,金枝玉叶空无存。牧歌樵唱自今古,春风秋月磨朝昏。词客凄凉半亩宅,废井尚罥蘋婆根。梵王宫前种秋菊,连天腐草流萤燔。贝多写经大无量,试与桃梗从头论。护持此树龙象力,冰雪排尽留春温。湟槃草木尚不朽,托根何不祇树园。
https://shici.929r.com/shici/ERuEXb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