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萝陟云崦,憩此盘陀石。
欲去更题名,淋漓藓花碧。
定有樵夫来,怪是龙蛇迹。
牵萝陟云崦,憩此盘陀石。
欲去更题名,淋漓藓花碧。
定有樵夫来,怪是龙蛇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高山,到达桐坞后岩的场景。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叹。
首句“牵萝陟云崦”,以“牵萝”形象地描绘了攀登山岩的过程,仿佛在藤蔓的牵引下,一步步向上攀登,直至云雾缭绕的山巅。“憩此盘陀石”,则是在到达山顶后,诗人选择了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石头休息,此处的“盘陀石”不仅指出了休息地点的独特性,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融入。
接着,“欲去更题名,淋漓藓花碧”,表达了诗人想要在岩石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以此纪念这次登山之旅。这里的“题名”不仅是一种个人行为的记录,更蕴含着对自然美景的珍视与留念。而“淋漓藓花碧”则通过“藓花”的生长状态,渲染出一种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满足。
最后,“定有樵夫来,怪是龙蛇迹”,预想未来会有樵夫经过此地,可能会惊讶于这些看似龙蛇的痕迹。这里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神秘与不可预测性,激发了读者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登山过程中的所见所感生动地呈现出来,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之情。
逸礼不台记,遗书不师传。
逸品画不圣,逸曲琴无弦。
天壤廓无际,逸者象其先。
古今邈无朕,逸者游其玄。
坐作鲲溟运,立当鳌极掀。
神依少广母,室在昆仑巅。
焉识么虫聚,中有雷阗阗。
焉识须罗孔,目有刀轮旋。
埋照不忘照,镜空群动前。
吾方耽逸病,放意怀与安。
凿齿人且半,壶邱鲵有潘。
新阳感积悴,哀乐环无端。
庶以长者言,将持日车迁。
酒阑积绛算,僾唈吾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