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家三十年,昨夜梦归里。
不见旧家门,但见同乡子。
虽非久言笑,亦胜长羁旅。
谁云梦可续,愿奉千金市。
去家三十年,昨夜梦归里。
不见旧家门,但见同乡子。
虽非久言笑,亦胜长羁旅。
谁云梦可续,愿奉千金市。
这首诗《古意》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诗中以梦境为引,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去家三十年”点明了离家之久,三十年的时间跨度,足以让人心生感慨。接着“昨夜梦归里”,通过梦境回归故乡,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然而,“不见旧家门,但见同乡子”两句转折,梦中的场景与现实形成对比,虽然见到了同乡的子女,却无法见到熟悉的家门,这种情感上的落差更增了几分无奈与哀愁。
“虽非久言笑,亦胜长羁旅”则表达了即使在梦中与亲人相聚,也比长久的漂泊要好。这既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接受,也是对亲情的渴望与珍惜。最后,“谁云梦可续,愿奉千金市”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梦境延续的渴望,以及不惜代价追求这种情感寄托的决心,体现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情厚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梦境的描绘,细腻地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情感追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