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食清江院,从秋又涉冬。
水侵慈姥竹,风落孝陵松。
野宿从晨钓,山居傍夕烽。
相逢徐孺子,多谢郭林宗。
寄食清江院,从秋又涉冬。
水侵慈姥竹,风落孝陵松。
野宿从晨钓,山居傍夕烽。
相逢徐孺子,多谢郭林宗。
此诗由顾炎武在清江院久留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悠远。首联“寄食清江院,从秋又涉冬”描绘了诗人孤独地寄居于清江院中,时间从秋天延续至冬天,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内心的寂寥。
颔联“水侵慈姥竹,风落孝陵松”运用自然景物来渲染氛围,水波轻拂慈姥竹,微风吹落孝陵松,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含了岁月更迭、人事沧桑之意。
颈联“野宿从晨钓,山居傍夕烽”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简朴与宁静,从清晨的垂钓到傍晚的烽火,既有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也隐含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尾联“相逢徐孺子,多谢郭林宗”以历史人物徐孺子和郭林宗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遇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感、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