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二首·其一》
《秋日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一庭秋色清如水,篱落萧条日脚残。

忽忆淮阳旧庭院,出邻高叶翠梧寒。

(0)
翻译
庭院秋色清澈如水,篱笆稀疏,夕阳余晖微弱。
忽然想起淮阳老家那庭院,高大的梧桐叶已泛黄而寒冷。
注释
庭:庭院。
秋色:秋天的景色。
清如水:清澈如水般明亮。
篱落:篱笆。
萧条:稀疏、冷清。
日脚:夕阳。
残:微弱、残余。
淮阳:地名,古代地区。
旧庭院:过去的庭院。
出邻:邻居。
高叶:高大的叶子。
翠梧:青翠的梧桐树。
寒:寒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秋景。"一庭秋色清如水",开篇即以鲜明的意象勾勒出一个宁静的庭院,秋色之清澈犹如透明的水流,给人一种心灵的洗涤和平静。

紧接着"篱落萧条日脚残",诗人通过对篱笆旁边萧萧草色的描写,再现出一个时间即将过去的氛围。这里的"日脚残"暗示着秋日短暂,太阳早早地落山,让人不禁感受到时光易逝,岁月匆匆。

然而,诗人的情感并未就此停留,在"忽忆淮阳旧庭院"一句中,诗人突然转向内心的回忆,"忽忆"表达了一种突如其来的思绪连结。淮阳作为历史上的一处重要地名,这里不仅是地理上的远方,更是时间上的久远。旧庭院,承载着过往的记忆和情感,是诗人心中无法磨灭的印记。

最后一句"出邻高叶翠梧寒",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当前所处之地的美丽景色。"出邻"意味着超越了普通的视野,而"高叶翠梧寒"则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这里的"翠"和"寒"形成鲜明对比,既描绘了树木的繁盛,也传达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自然美景以及个人记忆交织的深刻体验。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时宰生日乐章七首·其二忠贯日章第二

六亲和,孝慈不出。国道昌,忠臣不立。

韪公节,秋霜栗。繄公忠,贯白日。河洛腥,黄雾塞。

枭獍鸣,群奸集。

靡它而从中不沐,忠臣饮气义士戢,主左与左公不屈。

茫茫沙漠万里天,渺渺归船海中楫。

公之归,天为悦。愿寿公兮报公节。

(0)

午睡听流莺作歌·其三

江南草长乱啼莺,睡足南州得细听。

最爱欲歌还欲住,伴人如梦亦如醒。

(0)

寄题陈医安乐堂·其一

六尘欲要净三摩,辛苦修行奈老何。

只得四休安乐法,一身受用已为多。

(0)

十月九日霁色可喜三首·其二

朱门深闭得香多,晓日烘帘气自和。

此地有窗无一席,固应宜著病维摩。

(0)

送袁司理归天台·其二

五月畏涂暑,千里苦炎熇。

天台大士庐,妙境在寥廓。

解鞍修净供,茗碗应自瀹。

安得从君游,享此方外乐。

(0)

次韵道卿催梅

江上连朝暗飞雪,花信风迟寒凛冽。

东阁观梅殊未妍,扬州何逊心应折。

何郎思苦花欲开,羯鼓不倩天公催。

诗翁自是催花手,能挽春从天际来。

帐下玉人羞起晚,弄粉含姿半骄蹇。

应怜冶叶与倡条,有意凌寒入芳苑。

君诗好更谁与论,会令寒谷生春温。

冰姿一笑忽满眼,谁道鹤林花有神。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