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亲和,孝慈不出。国道昌,忠臣不立。
韪公节,秋霜栗。繄公忠,贯白日。河洛腥,黄雾塞。
枭獍鸣,群奸集。
靡它而从中不沐,忠臣饮气义士戢,主左与左公不屈。
茫茫沙漠万里天,渺渺归船海中楫。
公之归,天为悦。愿寿公兮报公节。
六亲和,孝慈不出。国道昌,忠臣不立。
韪公节,秋霜栗。繄公忠,贯白日。河洛腥,黄雾塞。
枭獍鸣,群奸集。
靡它而从中不沐,忠臣饮气义士戢,主左与左公不屈。
茫茫沙漠万里天,渺渺归船海中楫。
公之归,天为悦。愿寿公兮报公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的《时宰生日乐章七首》中的第二首“忠贯日章第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忠诚之士的赞美和对国家安定的渴望。
首句“六亲和,孝慈不出”以家庭和睦象征社会和谐,孝顺慈爱则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接着,“国道昌,忠臣不立”则指出在国家繁荣昌盛之时,忠诚的臣子反而难以立足,暗示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与险恶。
“韪公节,秋霜栗”通过“公节”与“秋霜”的对比,强调了忠诚品格的坚定与凛然。“繄公忠,贯白日”进一步赞扬忠诚之人如同太阳般照亮黑暗,其忠诚精神贯穿于光明之中,不可磨灭。
“河洛腥,黄雾塞。枭獍鸣,群奸集”描绘了一幅动荡不安的社会图景,河洛之地弥漫着腥气,黄雾遮蔽了视线,恶鸟枭獍鸣叫,众多奸邪聚集,暗喻了当时社会的混乱与腐败。
“靡它而从中不沐,忠臣饮气义士戢”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忠诚的臣子和有道之士难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他们的正气被压抑,无法施展。
“主左与左公不屈”则表明即使在逆境中,忠诚之士也不会屈服,他们坚守信念,不改初衷。
“茫茫沙漠万里天,渺渺归船海中楫”运用自然景象的辽阔与渺小,象征了个人命运的孤独与无助,同时也寄托了对和平与回归的渴望。
最后,“公之归,天为悦。愿寿公兮报公节”表达了对忠诚之士回归的喜悦,以及对其忠诚精神的敬仰与感激,希望以此来报答他们的付出。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不仅赞美了忠诚之士的高尚品质,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于现实困境的深切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