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东林竹,当年有凤鸣。
湿云吹不散,凉月乱还明。
疏见晚山色,遥连茅舍清。
岂无逸士驾,载酒寄高情。
闻道东林竹,当年有凤鸣。
湿云吹不散,凉月乱还明。
疏见晚山色,遥连茅舍清。
岂无逸士驾,载酒寄高情。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休宁汊口十咏·凤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闻道东林竹”以传说中的凤凰鸣叫寓言,暗示了凤林竹林的神秘与非凡。接下来的“当年有凤鸣”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主题,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向往。
“湿云吹不散,凉月乱还明”通过自然景象,描绘了竹林在风雨中依然挺立,月光穿过云层洒下的清冷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意境。诗人运用“湿云”和“凉月”这两个意象,展现了夜晚竹林的独特风貌。
“疏见晚山色,遥连茅舍清”则转向远方,写竹林与山色相映,以及与远处简朴茅舍的和谐共处,体现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岂无逸士驾,载酒寄高情”以“逸士”和“载酒”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期待有志向的隐士能驾临此地,一同借竹林之美,寄托高洁的情怀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之美的独特见解。
飞云起伏龙,大鹏运以风。
风云一朝会,前塞今乃通。
敛翼贤景略,时哉使其逢。
腰钱与骑鹤,事或有适同。
青门瓜吹香,绿水莲泛红。
人物王谢家,风雅眼底空。
参画耸台府,宜护碧纱笼。
鄱江万折东,独鹗摩苍穹。
浮图快一掷,归骑先宾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