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石山船二首·其二》
《题石山船二首·其二》全文
明 / 叶春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木兰为楫桂为桡,南接端明学士桥。

我自虚舟人不识,海门风雨日潇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航海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航海者的孤独与壮志。首句“木兰为楫桂为桡”,巧妙地运用了“木兰”和“桂”这两种象征着高洁与美好的植物,来比喻船只的桨,既形象又富有诗意,暗示了航行的工具不仅实用,更蕴含着文雅与高尚的精神追求。

接着,“南接端明学士桥”,这一句将航行的目的地与历史人物相联系,端明学士桥可能是指某处具有文化意义的地名或地标,通过这样的连接,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背景,也赋予了航行以文化与历史的深度,暗示了航行者可能是在追寻知识、文化和精神的旅程中。

“我自虚舟人不识”,这句直接表达了诗人(或航海者)的自我认知——如同一只空无一物的轻舟,在茫茫大海中独自航行,无人知晓,无人陪伴,充满了孤独与自由的意味。这种自我描述,既是对个人状态的写照,也是对航海者独立探索精神的颂扬。

最后,“海门风雨日潇潇”,以自然界的风雨变幻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壮阔而略带悲凉的氛围。海面上的风雨,象征着航行中的困难与挑战,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起伏不定。这句话不仅描绘了眼前的景象,也暗含了对航海者勇敢面对未知、不畏艰难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航海者的孤独与壮志,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是一首充满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叶春及
朝代:明   字:化甫   籍贯:浙江归安   生辰:1532—1595

叶春及,[明](公元1532年至1595年)字化甫,号石洞,明代广东惠州归善县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十一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年六十四岁。“刚方廉介,学行表表”,一生上疏甚多,《广东文征》收其奏疏四篇。著述甚丰,有《絅斋集》、《肇庆志》、《顺德志》、《永安志》、《惠安志》。亦为西湖、罗浮山留下很多题记,其中尤为出名的是罗浮山石洞山房的《逃庵记》摩崖石刻。
猜你喜欢

舜咨有诗见答再用韵复之

春去如流不自回,驽骀无力可鞭催。

风花近日多新稿,简册何时拂旧灰。

十载閒官真负主,八行明诏欲储才。

攴言敢恨知音少,一寸心田只自培。

(0)

讲筵命下甚愧疏庸不足以从诸君子之后辄赋一诗录呈舜咨侍讲养正伯常二太史

天王重稽古,文教被九寰。

济济夔龙徒,终日奉宴閒。

自惭樗散质,久厕词林间。

一旦误简知,许缀经帏班。

儒冠岂徒荣,君德重有关。

格心古明训,志士亦孔艰。

况我本承乏,何恃开天颜。

所幸同袍人,逸驾难为扳。

致身及此时,淳风正来还。

策厉敢不勉,主恩似丘山。

(0)

读宋史四首·其二

乱离初见武功成,掌上河东未足平。

开宝八年归正统,至公书法爱徐生。

(0)

与亨大懋衡二太史天瑞元益贯之三给事同游神乐观是日廉伯有约不至·其三

宿雨初晴晓出关,偶然行乐便忘还。

棋声互答闻松外,诗韵分题写竹间。

鳌背朵云瞻北阙,马头残照见西山。

故人何事红尘里,不共知心半日閒。

(0)

落花五十首·其四

是谁揉碎锦云堆,著地难扶气力颓。

懊恼夜生听雨枕,沈浮朝入送春杯。

梢傍小剩莺还掠,风背差迟鴂又催。

瞥眼兴亡供一笑,竟因何落竟何开。

(0)

哭刘邦彦二首·其二

天教行乐住杭州,今日湖船似旧不。

桃怪刘郎来不再,诗怜杜甫死方休。

风流山水仍红拂,富贵壶觞到白头。

最是竹东听雨夜,而今空有梦追游。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