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离初见武功成,掌上河东未足平。
开宝八年归正统,至公书法爱徐生。
乱离初见武功成,掌上河东未足平。
开宝八年归正统,至公书法爱徐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程敏政所作的《读宋史四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以历史事件为背景,表达了对宋朝乱世中武功未能完全平定河东的感慨。"乱离初见武功成"描绘了战乱刚刚结束,但武功(指军事力量)的建立并未能彻底解决河东地区的动荡。"掌上河东未足平"进一步强调了这一地区问题的复杂性和未能完全平定的事实。
接着,诗人提到"开宝八年归正统",这可能是指宋太宗赵炅在位期间的某个年份,暗示着宋朝政权试图恢复稳定和正统秩序的努力。最后,"至公书法爱徐生"则转向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公正无私的书法艺术,特别是对某位名叫徐生的书法家的喜爱,这可能是借书法来象征或寄托对公正理想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寓言式地反映了诗人对宋史中某些时期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公正与和平的向往。
匆匆百五好韶光,不信花飞有底忙。
一缕香魂随逝水,连天红雨作啼妆。
海棠未见梅行聘,桃树难教李代僵。
草就绿章无处诉,含冤我欲问巫阳。
烟雨迷濛夕照昏,满园春色带啼痕。
桃花空说三千岁,苦楝刚逢廿四番。
即有綵丝难系命,断无玉琯可回温。
茫茫瘴海凭飞渡,可念维摩病掩门。
地棘天荆客路艰,三年枉唱念家山。
笏袍子美鹃空拜,城郭丁威鹤未还。
无奈龙蛇方起陆,那堪虎豹又当关。
穷途我亦猖狂甚,狼藉青衫泪点斑。
故山茅屋数椽存,零落巢痕与爪痕。
雁雨蛩烟秋已老,蛟云蜃雾昼常昏。
家书寂寂沉双鲤,客泪潸潸洒七鲲。
不击西台竹如意,怕他朱鸟也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