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段好古外郎二首·其二》
《和段好古外郎二首·其二》全文
宋 / 王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黍峰蒲糁正关情,况复登高望冶城。

惊见北方真学者,尚怜南国旧书生。

风遗异世晋有笏,犹在君家唐未轻。

三复谩行诗句好,雩坛从此振吟声。

(0)
注释
黍峰:指一种谷物,可能指黄米。
蒲糁:菖蒲米,古人常用来祭祀或食用。
冶城:古代南京的一座城池。
北方真学者:指学识渊博的北方学者。
南国旧书生:南方的旧时读书人。
晋有笏:晋代遗留下来的竹简或官笏。
君家:指诗人的朋友或主人家。
唐未轻:在唐代也被重视。
三复:反复阅读。
诗句好:优美的诗句。
雩坛:古代用于求雨的祭坛,这里借指吟诗之地。
振吟声:激发吟诵之声。
翻译
正在品尝黍峰的香米,心中充满感慨,更何况是在高处眺望冶城。
惊讶地遇见了真正的北方学者,他们仍然怜惜南方的旧时书生。
那来自晋代的奇特竹简,仿佛穿越时空,你家还珍藏着它,在唐代也未曾轻视。
反复品味这些诗句,感觉非常好,从此雩坛上将响起更多吟诵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王奕所作,名为《和段好古外郎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历史的眷恋。

“黍峰蒲糁正关情”一句,设定了全诗的意境。黍峰、蒲糁都是古代的地名,而“关情”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些历史地名的深厚感情。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情感寄托,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追忆。

“况复登高望冶城”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心境。冶城在这里代表了一种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象征,而诗人的这种举动,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寻。

“惊见北方真学者”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北方学者的赞叹之情。这里的“真学者”不只是单纯指知识渊博的人,而是指那些有着真正学问和品格的人。这也反映出作者对学术和文化的重视。

“尚怜南国旧书生”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南方书生的同情之心。这里的“旧书生”可能是指那些仍然坚守着传统学问,保持着古典风貌的人们。这也反映出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不舍。

接下来的几句:“风遗异世晋有笏,犹在君家唐未轻。三复谩行诗句好,雩坛从此振吟声。”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传承之情。晋有笏、唐未轻都是历史上的典故,而诗人将其与自己对诗句的创作相结合,表现出一种文化的接续性。

最后,“雩坛从此振吟声”则意味着在这样的精神传统下,诗人的吟诵之声将会得到复苏和弘扬。这一句也体现了作者对于文学艺术永恒价值的信念。

作者介绍

王奕
朝代:宋   字:伯敬   号:斗山   籍贯:玉山(今属江西)   生辰:1293

王奕(生卒年不详),字伯敬,号斗山,玉山(今属江西)人。生于南宋,入元后曾出任玉山县儒学教谕。与谢枋得等南宋遗民交往密切,诗文中不乏以遗民自居的文句,所以《宋诗纪事》将他列入书中。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因王奕《玉窗如庵记》末署“岁癸巳二月朔,前奉旨特补玉山儒学教谕王奕伯敬谨撰并书”,认为“癸巳为至元三十年(1293),然则奕食元禄久矣,迹其出处,与仇远、白珽相类。”(《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改题元人。代表作品有《酹江月》、《摸鱼儿》和《沁园春》等。
猜你喜欢

生女·其一

垂老频生女,呱呱亦寝床。

妻边三织素,妾处一平阳。

但使桃花灼,何须柳絮香。

先人留姆训,一一与珠娘。

(0)

后嘉鱼诗·其四

天寒齐出穴,一一峡门东。

水上餐南雾,岩间避北风。

忽教珠市满,频使玉盘空。

疍女金钱数,纷纷舴锰中。

(0)

赠别徐子卿·其二

沐犊犹无匹,牵牛已有期。

朝飞怜雉子,夕寝忆熊罴。

粳稻全收日,芙荷半落时。

凉风休得早,吹白鬓边丝。

(0)

可惜·其三

中厨烧笋熟,下箸忽凄然。

不视高堂膳,难归下海田。

泪和三妇滴,身恐一人捐。

未拔贲禺郡,明春可劳旋。

(0)

甲子初春赋得今岁花前五十五·其二

五十不如人,蹉跎又五春。

无言能学易,所喜未违亲。

萱草烟初暖,桃花雨更新。

那知谁甲子,且复醉芳辰。

(0)

甲子初春赋得今岁花前五十五·其一

今年逢甲子,五十五年春。

愿学白居士,长为花主人。

婴儿时自作,弟子日相亲。

堂上八旬母,承欢未觉贫。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