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寻仙地漫托隐,饱啖神苓差胜荤。
树老与人千岁得,山空无物两崖分。
静知夜半传清籁,虚爱春深纳白云。
扫却鸣驺不容迹,日长惟有鹤为群。
幽寻仙地漫托隐,饱啖神苓差胜荤。
树老与人千岁得,山空无物两崖分。
静知夜半传清籁,虚爱春深纳白云。
扫却鸣驺不容迹,日长惟有鹤为群。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松谷》描绘了一幅幽深宁静的山林景象。首句“幽寻仙地漫托隐”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寻找着如仙境般的松谷。第二句“饱啖神苓差胜荤”则以神灵之草——神苓(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来象征此处的清雅与超凡,胜过世俗的荤腥。
“树老与人千岁得”写出了山谷中古树参天,仿佛与人共度了千年岁月,展现出岁月的沧桑和自然的永恒。“山空无物两崖分”进一步描绘了山谷的空旷与峻峭,只有山崖相分,更显其寂静。
“静知夜半传清籁”暗示夜晚山林中传来的是清脆的自然之声,如风声、虫鸣,增添了诗意的意境。“虚爱春深纳白云”则描绘了春天来临,白云悠悠,山谷仿佛能容纳天地间的闲适与宁静。
最后两句“扫却鸣驺不容迹,日长惟有鹤为群”表达了诗人希望避开尘世喧嚣,连车马声都难以留下痕迹,日长时分,这里只有鹤群相伴,更显其超脱与孤寂。整首诗通过描绘松谷的自然景色和氛围,传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客从魏都来,贻我山藷实。
散之膏土间,春苗比如栉。
吾家庭户狭,树艺苦其密。
危根递扶戴,怒牙犹拂郁。
兴言念伊人,好嗜与我一。
家蓄桐君书,喜观泛氏述。
虽为簪带拘,雅尚林樊逸。
分献取其诚,岂容羞薄物。
况闻知药者,饵此等苓朮。
愿益君子年,康直体无疾。
散诞得宽壤,繁大宜无日。
萧梢新蔓抽,苯莼故丛失。
入冬霜霰严,叶落掊可出。
伸如猿臂长,拳若熊膰腯。
拾木爨铜鼎,相期聚书室。
谁得与其徒,溪茶与山栗。
九列谁云非显涂,人生已不负为儒。
拂衣长揖夔龙贵,散发还为黄绮徒。
白鹤归飞心自远,青霞高举势何孤。
千金尽与乡人费,不向江头买木奴。
经岁侍佳节,无如阴霭何。
果然时雨足,安用月华多。
未免银缸进,空闻玉漏过。
庾公兴不浅,久为驻鸣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