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地尽草堂孤,江上松林野径馀。
听绕泉声风䬃沓,步斜庭影月扶疏。
青山旧伴长留鹤,白发穷年自著书。
日暮逢人问京洛,五陵花柳意何如。
松江地尽草堂孤,江上松林野径馀。
听绕泉声风䬃沓,步斜庭影月扶疏。
青山旧伴长留鹤,白发穷年自著书。
日暮逢人问京洛,五陵花柳意何如。
此诗描绘了松江畔一草堂的静谧与自然之美。首句“松江地尽草堂孤”便已勾勒出草堂独立于世的孤独感,但这种孤独并非寂寥,而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接着,“江上松林野径馀”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野趣与自然之气。
“听绕泉声风䬃沓”一句,以听觉和触觉相结合的方式,生动描绘了水声与微风交织的美妙景象,仿佛能感受到那轻柔的风与潺潺的流水在耳边低语。“步斜庭影月扶疏”则将视角转向庭院,月光洒落,树影斑驳,行走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一步都充满了诗意。
“青山旧伴长留鹤,白发穷年自著书”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深厚情感,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青山为伴,白鹤为友,即使年华老去,仍坚持著书立说,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充实。
最后,“日暮逢人问京洛,五陵花柳意何如”以日暮时分的偶遇,引出对繁华都市生活的思考。在自然与城市的对比中,诗人或许在反思,真正的乐趣与满足是否在于远离尘嚣的自然之中,还是在于都市的繁华与喧嚣之中。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