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秋雨不止再和师召韵四首·其一》
《立秋雨不止再和师召韵四首·其一》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一望顽云万里同,长驱无乃困雷公。

神灵合在苍茫外,物态都来顷刻中。

娲女正愁天宇漏,鲛翁翻惧海涛空。

美人只在蓬山上,咫尺瀛洲路几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立秋时节连绵不断的雨,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自然现象的独特感悟。

首联“一望顽云万里同,长驱无乃困雷公。”开篇即以广阔的视角描绘出一片阴沉的云层笼罩着万里大地,仿佛是雷公被这连绵不绝的雨水所困,无法施展其威力。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现象以生命,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颔联“神灵合在苍茫外,物态都来顷刻中。”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一方面赞美了自然界的神妙与浩瀚,另一方面则感叹于万物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所展现出的生命力。这一联通过“苍茫外”与“顷刻中”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无穷魅力的赞叹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颈联“娲女正愁天宇漏,鲛翁翻惧海涛空。”借用古代神话中的故事,将神话人物融入现实景象之中,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这里通过“娲女愁天宇漏”和“鲛翁惧海涛空”的想象,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诗意解读,也是对人类文明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学思考。

尾联“美人只在蓬山上,咫尺瀛洲路几重。”以浪漫的笔触,将“美人”比喻为理想中的美好事物,而“蓬山”、“瀛洲”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这一联不仅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也暗示了追求美好生活的艰难路程,充满了哲理意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哲学等多个层面的独到见解,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又次王侍御韵

一柱擎天障海东,凭栏四望郁隆嵷。

神仙楼阁虚无里,闽越山川指顾中。

浪起鱼龙喧霹雳,天清岛屿散艨艟。

炎埃净洗尘氛尽,渔唱樵歌乐事同。

(0)

鉴止榭之前有古榕焉枝干半枯余滋溉一年所复尔荣茂偶读杜工部老树空庭得之句欣然有会遂分为韵各赋一章·其五

纵尔芳华鲜,囷轮不易识。

腹穿鸟可过,皮剥虫还蚀。

节拟赤芝形,根凝绿藓色。

盈盈一水间,信是空庭得。

(0)

东阿道中遇雨·其二

济北旱为虐,齐东节重过。

蝗飞赤地尽,马踏白云多。

草木秋风入,田畴晚霁和。

久晴疏雨具,天色定如何。

(0)

东阿道中遇雨·其一

伏热秋仍甚,俄惊此夕阴。

松涛响远壑,岩溜下高岑。

侧径人行怯,平田马度深。

三农方待雨,未可赋愁霖。

(0)

饮张钟石户部安德署中·其二

主人情未惬,移席小龙湫。

龙去知何代,尊开及早秋。

云从虚砌起,水向绮筵流。

坐对□□暮,清言足献酬。

(0)

禽言·其四

提壶提壶沽美酒,不饮香醪辜负口。

钱到有,酒没沽。胡卢提,提胡卢。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