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竹俯长川,幽境带平野。
萧萧水竹村,忽都此兰若。
秋香垣堑深,采芝不盈把。
丛深众鸟喧,日永更幽雅。
尸居闯群动,天地自陶冶。
地水与火风,四大形本假。
人生非金石,谁是不朽者。
古人已云渺,事业空土苴。
百年三过堂,来看壁上写。
修竹俯长川,幽境带平野。
萧萧水竹村,忽都此兰若。
秋香垣堑深,采芝不盈把。
丛深众鸟喧,日永更幽雅。
尸居闯群动,天地自陶冶。
地水与火风,四大形本假。
人生非金石,谁是不朽者。
古人已云渺,事业空土苴。
百年三过堂,来看壁上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句“修竹俯长川,幽境带平野”以“修竹”和“长川”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竹子的挺拔与河流的悠长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自然美景。接着,“幽境带平野”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读者引入一个既幽静又广阔的自然空间中。
“萧萧水竹村,忽都此兰若”两句,诗人将视线转向村落,用“萧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水边竹林的景象,同时“兰若”二字则暗示了寺庙的存在,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接下来的“秋香垣堑深,采芝不盈把”描绘了秋天的香气在围墙内弥漫,而采集的芝草却不够一把,这不仅体现了季节的变换,也寓意着生命的短暂与珍贵。
“丛深众鸟喧,日永更幽雅”通过对比鸟鸣的喧闹与环境的幽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而“尸居闯群动,天地自陶冶”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状态的思考,即使身处纷扰之中,也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省。
“地水与火风,四大形本假”揭示了宇宙万物的本质,强调了自然规律的普遍性和不可抗拒性。“人生非金石,谁是不朽者”则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永恒追求的思考。
最后,“古人已云渺,事业空土苴”是对历史人物的反思,指出他们的功业终将随时间消逝,只有精神与智慧才能超越时空。“百年三过堂,来看壁上写”则是对当下与未来的思考,提醒人们珍惜眼前,关注内心的成长与变化。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家食自不恶,菽水甘清贫。
学道未有得,读书亦良勤。
虽勤竟何补,俛首愧古人。
静言阅世故,来者日月新。
况复抱沉疴,百忧无一忻。
安得卫生诀,益我华池津。
恍如一梦觉,不与万法邻。
野人借问我,恐是刘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