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和》
《再和》全文
宋 / 冯山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予始十五六,学赋场屋游。

闻君声价高,已与班马俦。

少年取科第,复有经济谋。

孤耸不世合,独行无名求。

中道多邅回,病骥盘沙丘。

起为泸南守,政绩称最优。

东海寻免归,颍川尚借留。

慷慨壮士怀,肯效儿女羞。

投绂还故林,泉石甘清幽。

区区尚遗恨,君恩未能酬。

回首名利场,彷佛裁蝇头。

君看缙绅士,谁为天下忧。

人情重软熟,要若新炊麰。

咿喔四至卿,峭拔奇不侯。

一言反覆手,平地生重沟。

世务伤贾谊,直道危田畴。

何当与推移,归钓沧浪洲。

功名虽难期,岁月良易周。

清风出襟袖,散为生民庥。

无使梁父吟,只成高唐讴。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冯山的《再和》,通过诗人的自述,展现了他的人生经历、志向追求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诗人年轻时的志向与努力,立志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并具备经世济民的远大抱负。然而,他并未选择随波逐流,而是坚持独立人格,追求内心真正的价值。在仕途上遭遇挫折,最终选择退隐山林,享受自然之乐。诗中表达了对过去未能完全实现理想抱负的遗憾,以及对朝廷恩赐未能回报的感慨。

后半部分则进一步探讨了社会现象,指出官场中人情世故的复杂性,强调了正直与软弱之间的抉择。诗人以“缙绅士”为例,批评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现象,表达了对真正能为国家和人民着想的官员的渴望。同时,诗人也反思了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认识到功名利禄并非唯一的价值所在,真正的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亲近。

最后,诗人以“清风出襟袖,散为生民庥”表达了对清廉官员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如同清风一般,为百姓带来福祉。同时,诗人也警示自己和他人,不要让个人的悲欢成为徒增的谈资,而应致力于更宏大的目标——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

作者介绍

冯山
朝代:宋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猜你喜欢

浪淘沙·其二晚窗过雨

杨柳弄黄昏。不掩重门。长条尽是旧愁痕。

独自倚帘看晚色,无限消魂。风雨小溪浑。

春过三分。明朝莺燕又纷纷。

唯有天涯芳草怨,依旧王孙。

(0)

水调歌头.秋日,送徐方虎太史给假省亲归武源,用朱竹垞检讨寄曹秋岳先生原韵

斜日照清嶂,落叶下金台。

故人辞我南去塞雁一声来。

莼菜苕溪堪摘,茅屋蘋村无恙,遥指白云隈。

相送潞河上,萧瑟荻花开。倚门望,归棹急,肯徘徊。

江风渔火偏喜岁晚谢尘埃。

到日浣裙调膳,暇日登山临水,野老对衔杯。

史馆须椽笔,好与雁同回。

(0)

南浦.登滕王阁

高阁尚岿然,背江城、俯瞰东流朝暮。

双桨溯波来,登临好、襟带风烟无数。

断霞缥缈,孤飞犹是当年鹜。

潭影悠悠浑不定,送尽几番歌舞。

最怜词客消沉,有残碑剥落,半欹古础。

胜地走戈铤,帆樯集、乍息一天鼙鼓。

倚栏呼酒,黄昏还听涛声怒。

归去蓬窗明月上,照我醉眠南浦。

(0)

凤凰台上忆吹箫.送江阴高少参舜穆

天末凉风,蒹葭秋水,归人独上兰舟。

正长空雨霁,残暑全收。

遥想澄江如练,碧山堂、水竹深幽。

堪乘兴,观澜小阁,曲枕书楼。难留。

冥鸿天远,厌长安尘土,不似沧洲。

有大观亭子,海阔云浮。

惟念故人千里,同明月、相望夷犹。

知音少,如公有几,大雅风流。

(0)

大江东去.庚子初度,石门少傅、松皋太宰、介溪宗伯治具来贺,即席和答二阕·其一

瑞鹤灵龟,双白鹿、谁献寿筵珍物。

一簇笔歌围锦障,杂遝南厢西壁。

黄阁元公,春卿太宾,玉质涵冰雪。

周廷朋寿,不数汉家三杰。

麟袍蟒绣辉煌,玉带联翩,高兴尊前发。

银箭不闻更漏永,红烛千行明灭。

却笑吾生,今朝初度,鬓有星星发。

年年同醉,管领壶中日月。

(0)

大江东去·其五再咏葡萄

一种灵株,细摩挲、不似人间之物。

偃蹇虬枝连密叶,风雨暗生墙壁。

的的悬珠,汇景如贯,颗颗凝霜雪。

交梨火枣,品题未许称杰。

绝怜白玉盘行,黄金笼贮,瑶席清辉发。

凉沁诗脾甘露爽,坐使襟尘消灭。

玉女盆头,仙人掌上,直欲披玄发。

夜深苍海,骊龙吐出明月。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