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天地,人事几迁改。
更过百年期,今人谁复在。
自从有天地,人事几迁改。
更过百年期,今人谁复在。
这首诗《醉吟四首(其四)》由明代诗人董纪所作,通过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自从有天地,人事几迁改。” 开篇以天地为背景,指出自宇宙形成以来,人间世事经历了无数变迁。这里运用了宏大与渺小的对比,强调了人类历史相对于宇宙长河的短暂。
“更过百年期,今人谁复在。” 接着,诗人将视角聚焦于时间的流逝,提出一个看似简单却蕴含深刻哲理的问题:即便过了百年的时光,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记住?这句话不仅感叹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也暗示了记忆与遗忘之间的辩证关系。
整首诗通过简短的四句,构建了一个关于时间、生命与记忆的哲学思考框架,引人深思。董纪以朴素的语言,传达出对宇宙、人生和时间本质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反思。
万里云烟绕画楼,客居无事转深愁。
秋风翠阁看初动,玉露金茎望欲流。
廿载承恩谁报主,一生僚属且封侯。
明朝努力长安道,不为晴川恋旧游。
如此江山,几人还记,旧争雄处。
北府军兵,南徐壁垒,浪捲前朝去。
惊帆蘸水,崩涛飐雪,不为愁人少住。
叹永嘉、流人无数,神伤只有卫虎。
临风太息,髯奴狮子,年少功名指顾。
北拒曹丕,南连刘备,霸业开东路。
而今何在,一江灯火,隐隐扬州更鼓。
吾老矣、不知京口,酒堪饮否。
绮窗日暮愁云结,宝鸭香销紫檀屑。
美人一去不复还,恨满空林听鶗鴂。
金盘蜡烛半成灰,罗幌凝尘惨不开。
王孙夜夜愁多梦,疑有芳魂落镜台。
捲帘忽见孤飞燕,白日光阴疾如箭。
坟头应长素馨花,长对春风寄幽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