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吴生》
《赠吴生》全文
唐 / 陆禹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露下瑶簪湿,云生石室寒。

星坛鸾鹤舞,丹灶虎龙蟠。

尘世人情窄,壶中景界宽。

凭君高著眼,物外试回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shēng
táng / chén

xiàyáozān湿shīyúnshēngshíshìhán
xīngtánluándānzàolóngpán

翻译
露珠打湿了瑶簪,石室里升起寒云。
仙鹤在星坛起舞,炼丹炉边有虎龙盘旋。
人间世事狭窄,壶中天地却宽广。
请你从高处放眼,超脱世俗来观赏。
注释
露:露水。
瑶簪:玉制发簪。
湿:湿润。
云:云雾。
石室:石砌的房间。
寒:寒冷。
星坛:星宿之坛,指仙境。
鸾鹤:鸾鸟和仙鹤,象征仙人。
舞:舞蹈。
丹灶:炼丹炉。
虎龙:比喻炼丹时的火焰或图像。
尘世:人间。
人情:人世间的情感。
窄:狭隘。
壶中:指酒壶或仙境中的壶。
景界:景象,世界。
凭:依靠,凭借。
高著眼:高瞻远瞩。
物外:超脱于物欲之外。
试:尝试。
回观:回头观看,反思。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隐逸的生活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内心世界的精细刻画,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自在逍遥的情怀。

首句“露下瑶簪湿”,设定了一个清晨微湿的氛围,其中“瑶簪”指的是竹叶,通过“湿”的字眼传达了一种静谧与清新。紧接着,“云生石室寒”则描绘了诗人居住的环境,是一处幽深的山谷之中,云雾缭绕,给人一种冷清和孤寂的感觉。

“星坛鸾鹤舞”,这里的“星坛”可能是指古代祭天的地方,而“鸾鹤”则是传说中的仙鸟,它们在星光下起舞,显然是一种神话色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丹灶虎龙蟠”,“丹灶”可能指的是古代祭祀时用来烧香的炉,“虎龙蟠”则是强大力量的象征,这里可能暗示着对神秘力量或宇宙秩序的一种尊崇和敬畏。

接下来的“尘世人情窄,壶中景界宽”,则是一种对比。诗人通过“尘世人情窄”表达了对现实世界复杂人际关系的不满,而“壶中景界宽”则是说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却能找到一片心灵的宁静和广阔。

最后两句,“凭君高著眼,物外试回观”,诗人邀请读者也像他一样,从一个更高的视角去审视这个世界,用一种超脱的心态去体验、感悟生活。

总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世界的自在,通过对比现实与隐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情怀。

作者介绍

陆禹臣
朝代:唐

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僖宗时避乱入南岳隐居,遇道士授以仙术,后隐宜州北山。善言方外之理。相传后尸解而卒。《五代诗话》卷九引《庆远府志》载其事迹,并存诗2首。《全唐诗》仅存半首。《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
猜你喜欢

燕二章·其一

燕飞何仄仄,苦尔亦离家。

高城已无柳,朱门今宿鸦。

长安有春色,不似故园花。

辜负二三月,吾怜尔计差。

(0)

汶上县三章·其二

浩浩东城荡,今为种麦田。

伏蝗搜未尽,过马躏相连。

地势垦逾下,天心施岂偏?

偶逢三日雨,相汩又成川。

(0)

虎邱山楼纳凉与高文学敏谈诗戏作

名山坐拥华贵气,直使南朝惭俗丽。

湖田百顷十万荷,烟外微窥一仙髻。

茗香未静风香来,茗底帘痕绿摇曳。

翩然独燕捎影过,乍可游丝堕空际。

袖中携得船山诗,辗转吟哦厌粗厉。

剔翎倒挂非凤姿,涎面横陈同蜡味。

文章要有元气包,那及零星数金币?

有翁红舄真老狐,祸魅翩翩佳子弟。

颇訾侍御称轶才,竟肯输心受蒙蔽。

当时并驾洪与黄,赤手持镃创门第。

陶园恣肆惜抱醇,背面同为尹邢避。

挶泥九丈方出金,一发千钧藉牢系。

朅来如宋如彭吴,差许追陪两庑祭。

千秋诗狱疑案多,甫白重生亦难吏。

使君脱不嫌我狂,喋喋何辞吾舌敝。

天下人才今数谁,能为升平作祥器。

朱丝疏越鲜共弹,恐有佳人默流涕。

高君对我为解颜,手展罗纨拂窗翳。

猛警空钟大泽回,渐听繁弦画船逝。

君去拾兰吾采蕙,一寸骚心含古媚。

明朝置酒来续谈,当礼楞严忏嗔恚。

(0)

舟行杂诗十章·其六

新市接连市,人家压市居。

补粮桑有税,相水妇能渔。

甘壤平阡拓,冲流曲荡储。

武源称利薮,谁读利民书?

(0)

娥江道上

天碧江云敛,风和得晚晴。

低山浮远照,暗柳出新莺。

路渐违乡里,春偏感客情。

萋萋芳草色,明日越王城。

(0)

宿迁山行

平绿低斜照,危山向夕行。

草浓埋石色,沙滑带冰声。

万橹趋淮岸,孤云下角城。

马蹄知亦倦,踯躅起悲鸣。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