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武夷九曲》
《游武夷九曲》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秋风泛瑶棹,爱此佳山川。

九曲溯流月,数峰标暝烟。

开辟自天地,飞升有真仙。

石上蜕金骨,云中鸣夜弦。

伊余探古迹,得复穷幽玄。

閒招木客饮,醉向天坛眠。

不见紫阳翁,徒歌白云篇。

余怀在渔钓,即此应忘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林鸿游历武夷九曲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古代仙人的向往。

首句“秋风泛瑶棹,爱此佳山川”开篇即点出季节与活动,秋风轻拂,瑶棹泛波,诗人喜爱这美好的山水景色。接着“九曲溯流月,数峰标暝烟”描绘了九曲溪上的月色与远处山峰在暮烟中的轮廓,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开辟自天地,飞升有真仙”,认为这些山川自天地开辟以来就存在,传说中有真正的仙人在此飞升。

“石上蜕金骨,云中鸣夜弦”两句则运用了象征手法,石上的金骨可能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生命的轮回,云中的夜弦则可能是对音乐或自然之美的隐喻,暗示着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古迹的探寻与对幽玄世界的追求。

“伊余探古迹,得复穷幽玄”表明诗人亲自探访古迹,深入探索幽玄的世界,寻求精神上的满足。接下来“閒招木客饮,醉向天坛眠”描述了诗人与想象中的“木客”(可能指隐士)饮酒畅谈,直至醉倒在天坛之上,表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

最后,“不见紫阳翁,徒歌白云篇”表达了诗人虽然未能见到传说中的仙人紫阳翁,但仍然以歌咏白云为乐,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超然物外生活的追求。“余怀在渔钓,即此应忘筌”则点明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渴望像渔夫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已经达到了忘却世俗烦恼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古代仙人的向往以及对自由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作品。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出东门行

出东门,何所之,倚行剑,对酒卮。

耻为儿女泣相持,青春游子当及时。

西指秦中道,北踰燕赵陲。

陇首白云远,天涯紫雁悲。

劝君不若返故乡,衡门之下堪栖迟。

(0)

墨芙蓉

紫毫濡染墨淋漓,木末孤搴诵楚辞。

月黑林深湘渚夜,一天风雨泊舟时。

(0)

秋兴

茅屋柴门老树村,樵歌牧唱自成群。

一溪红叶随流水,万叠青山隐白云。

人迹过桥霜后见,猿声啸月夜深闻。

自怜到处栖身好,野饭加餐酒半醺。

(0)

题栗里王懋元别号雪崖

历峰郁嵯峨,芙蓉削空碧。

蜿蜒东北来,崚崚屹孤壁。

秋高风色寒,积雪凝不释。

猿猱那敢攀,下有王子宅。

卓彼梅涧孙,继志尚贞白。

揭扁当座隅,于以励朝夕。

时复披皇坟,清光满书席。

梦绕琼瑶台,不假登山屐。

神游千仞冈,安用翔风翮。

尘世何茫茫,邈矣天壤隔。

(0)

访友人张仁厚

乘閒访隐君,黄叶路斜分。

惊犬知生客,穿篱吠白云。

(0)

挽曾纪善

执简王庭岁月深,壮心无奈二毛侵。

悠悠蜀道千年恨,莫把哀辞作楚吟。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