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黄山梅花仙,瘦骨崚嶒神苍然。
饮泉坐石幽涧底,衣草食木青厓边。
汊川风物久作计,工部家学犹堪传。
夜深兀坐松月静,独鹤一声柴庵前。
道人黄山梅花仙,瘦骨崚嶒神苍然。
饮泉坐石幽涧底,衣草食木青厓边。
汊川风物久作计,工部家学犹堪传。
夜深兀坐松月静,独鹤一声柴庵前。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题范文予臞庵卷》描绘了一位超凡脱俗的道人形象。首句“道人黄山梅花仙”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暗示他如梅花般清高,生活在黄山这样的名胜之地。接下来的“瘦骨崚嶒神苍然”描绘了道人的风貌,骨骼清瘦,神情苍劲,显示出他的坚韧与孤傲。
“饮泉坐石幽涧底,衣草食木青厓边”进一步刻画了他的生活状态,他在幽深的山涧边饮水、坐石,简朴至极,仅以草木为食,居住在青崖之侧。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道人与世无争、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汊川风物久作计,工部家学犹堪传”暗指道人可能出身于书香门第,工部(古代官职,主管营造工程)的学问得以传承,但他选择的是远离尘嚣的生活。最后两句“夜深兀坐松月静,独鹤一声柴庵前”,以深夜松月和孤独的鹤鸣作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寂寥的氛围,道人独自一人,沉浸在内心的修行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道人生活的细致描绘,赞美了其高尚的品格和淡泊的人生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敬仰。
岩柯嫩蕊,过惊雷先坼,野客山僧惯能摘。
筠炉浅、焙缶器重封,初开处,无限早春香色。
年时西苑往,赐出头纲,小院宵凉共煎吃。
退隐傍江村,药臼茶铛,人事屏、石泉频汲。
叹荏苒、年光又尝新,渐蝶粉、穿篱燕泥黏席。
芳郊如掌,逐香风、穿过纵横林薄。
几处花畦,春烂漫、艳锦红毹争拓。
地列云霞,客俱蜂蝶,不减秦宫活。
馀脂剩馥,凭他燕子偷掠。
可惜香雾沾衣,浓阴拂面,好处无亭阁。
诘曲深廊,交鼓翠、那借松毛编缚。
佳日来稀,东邻见惯,岁岁开还落。
何郎旧识,漫题凡鸟相谑。
来自田间,代老妇、燔柴于爨。
消受煞,残杯冷炙,馀薪烬炭。
夺得瓜壶鱼錀底,受来鞭棰风帘畔。
比杜陵、诗老灌园人,獠奴段。
鸡鹜食,低眉看、井臼利,偷闲算。
还细问,官人门第,居何里闬。
媚灶深知求福理,戛羹定少封侯愿。
盼归田、乞肉遗山妻,哗然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