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浮云,片片随所起。
值遇初偶然,解散亦俄尔。
识君湘水头,凝袂衡岳里。
十年去何住,新化五百里。
乘兴出山来,相对淡无滓。
因思相见初,贼帜森未弭。
世事几秋叶,壮怀今止水。
堂堂普融老,鹤瘦松孤峙。
广舌浩江输,迅机无箭拟。
八请六道场,到处万人喜。
一灯千百焰,高第君得髓。
法席既绍隆,诗鸣亦能似。
衡门鲜晤语,杖锡盍留止。
翩然复告辞,母病急甘旨。
故知秉彝性,谁或外此理。
为话本来心,闻闻即弹指。
人生如浮云,片片随所起。
值遇初偶然,解散亦俄尔。
识君湘水头,凝袂衡岳里。
十年去何住,新化五百里。
乘兴出山来,相对淡无滓。
因思相见初,贼帜森未弭。
世事几秋叶,壮怀今止水。
堂堂普融老,鹤瘦松孤峙。
广舌浩江输,迅机无箭拟。
八请六道场,到处万人喜。
一灯千百焰,高第君得髓。
法席既绍隆,诗鸣亦能似。
衡门鲜晤语,杖锡盍留止。
翩然复告辞,母病急甘旨。
故知秉彝性,谁或外此理。
为话本来心,闻闻即弹指。
这首诗是宋代胡寅送给智京长老的赠别之作,表达了诗人对智京长老出家修行的敬仰和对两人友情的怀念。诗中以“人生如浮云”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随后描述了与智京长老的相识和相处,以及他毅然出山弘法的壮志。诗人赞美智京长老的智慧和普度众生的宏愿,称其佛法精深,诗才出众,深受人们的欢迎。
“堂堂普融老,鹤瘦松孤峙”一句,以鹤立鸡群的形象比喻智京长老的超凡风采,而“法席既绍隆,诗鸣亦能似”则进一步肯定了他的修行成就和文学才华。然而,诗的尾声转为关切,智京长老因母亲病重而不得不离开,诗人感叹人情冷暖,世事无常,同时也理解他的孝顺本性。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对僧侣生活的赞赏,又有对世俗亲情的感慨,体现了胡寅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渡浮桥,黄流喷薄翻云涛。
骈头巨舰寸金纤,翼以巨木维虹腰。
戍河老兵三太息,顾语行人泪沾臆。
去年造桥民力殚,今年过桥车毂击。
只愁屡坏费修营,追呼无时困征役。
前月南朝天使来,欲令践此誇雄哉。
无何层冰蔽流下,三十六洪中夜摧。
当时白马津头渡,不下毡车上船去。
今朝缓辔扬鞭回,笑踏长鲸指归路。
但愿河伯常安流,斯桥不断千古浮。
他年过师枕席上,孰忧王旅行无舟。
适见黎阳山下驿,驿垣破处龟趺出。
丰碑大字天成桥,犹是宣和时相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