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秦娥.秋暮书怀》
《忆秦娥.秋暮书怀》全文
清 / 赵友兰   形式: 词  词牌: 忆秦娥

西风急。新愁都付寒蝉咽。寒蝉咽。

一帘残月,半林黄叶。画屏猩色重帷隔。

短篱丛菊来双蝶。来双蝶。香残酒冷,重阳时节。

(0)
鉴赏

这首《忆秦娥·秋暮书怀》由清代诗人赵友兰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美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愁绪。

“西风急”,开篇即点明季节与氛围,西风劲吹,渲染出一种肃杀之气。紧接着,“新愁都付寒蝉咽”,将诗人的新愁寄托于寒蝉的哀鸣之中,寒蝉在秋风中低吟,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忧伤。此处以物喻人,通过寒蝉的悲鸣,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愁绪。

“寒蝉咽”之后,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景色:“一帘残月,半林黄叶。”残月挂在天边,洒下淡淡的光辉,映照着半林的黄叶,落叶随风飘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这一句通过残月与黄叶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凄凉而静谧的意境。

“画屏猩色重帷隔”,诗人通过描绘室内装饰的色彩,进一步渲染了室内的幽暗与封闭感,猩红色的画屏与厚重的帷幔,不仅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压抑。

“短篱丛菊来双蝶”,转而描写室外的景象,短篱旁的菊花丛中,双蝶翩翩起舞,虽然画面看似生机勃勃,但在这深秋的背景下,却更显出一种孤寂与落寞。双蝶的出现,既是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寄托。

最后,“香残酒冷,重阳时节”,点明了时间的节点——重阳节。此时,花香已逝,酒意渐冷,重阳佳节的热闹与欢愉已成过去,留给诗人的只有无尽的思念与哀愁。这一句将个人情感与传统节日相结合,深化了主题,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综上所述,《忆秦娥·秋暮书怀》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秋日萧瑟景象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孤独与愁绪的深刻体验。

作者介绍

赵友兰
朝代:清   字:佩芸   籍贯:江苏无锡

江苏无锡人,字佩芸,一字书卿。王某妻。工词,炼字精深,调音谐畅。有《澹音阁词》。
猜你喜欢

南歌子.前题.和友古韵

细浪鳞生碧,余霞雁带红。宵来明月晓来风。

都与澹烟疏柳趁秋浓。水远微闻笛,山深暗度钟。

危栏望断起重重。山驿水邮长短一般同。

(0)

清平乐·其十四

归迟莫怨。惯惹游丝转。欲问一春能几见。

玉指数来都遍。满园斜日笼明。裁花剪叶无凭。

诉与东风休怪,燕儿生小多情。

(0)

浣溪纱·其一赵飞燕玉印蜕本,孙鸿士属题

宠贮文房藉自珍。汉宫回舞楚腰身。

掌中飞燕玉精神。

妾娋鸳笺迷粉黛,秘辛鸿爪认脂痕。

相怜佩解茝夫人。

(0)

倾杯乐·其二大石调,步月

皎璧澄辉,莹珠悬夜,秋宵照澈命如昼。

映脂面、同心醇酒。扶玉手、佳人红袖。

从絮话、月步行行久。相将信天誓地,眼底都成偶。

争知似我,为谁时渐呈消瘦。怅个中、难了难剖。

奈浅水急流,浪萍浮驻,烂熳莺花春几度,怎不管渡梅柳。

只得顾、彼此安排,纵教不比寻常挠人口。

恁镜华妩采,深深院落情如旧。

(0)

鹧鸪天.佞宋词痕刻成五卷,书后

清梦閒凭绝妙辞。无弦琴上说相思。

抟成滴滴盘珠颗,抽尽盈盈缚茧丝。

花解语,蝶偏知。多情多感断肠时。

陶潜晦隐非缘老,杜牧疏狂不是痴。

(0)

珍珠帘.沈尹默先生七十寿

茂漪笔阵多精到。真能逞、八法龙蛇横扫。

一脉出吴兴,擅右军神操。

导启文坛新纪局,溯京国、雄名皎皎。风表。

爱盈门桃李,满庭芳草。

回记美丽园中,展平原书帖,秋明词稿。

清秘契同参,聆珠玑多少。

巴蜀归来尤重望,调瑟琴、和鸣声好。长照。

看彩艳榴红,朱颜未老。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