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弘期射策,长倩赠生刍。
至洁心将比,忘忧道不孤。
芝兰方入室,萧艾莫同途。
馥馥香犹在,青青色更殊。
芳宁九春歇,薰岂十年无。
葑菲如堪采,山苗自可逾。
孙弘期射策,长倩赠生刍。
至洁心将比,忘忧道不孤。
芝兰方入室,萧艾莫同途。
馥馥香犹在,青青色更殊。
芳宁九春歇,薰岂十年无。
葑菲如堪采,山苗自可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物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生命和希望的情感寄托。诗中“孙弘期射策,长倩赠生刍”两句,既展示了友情的交流,也表明了这束新鲜的草或植物是朋友之间情谊的象征。“至洁心将比,忘忧道不孤”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这束生刍让他感到精神上的洁净和忘却烦恼,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独享自然之美的心境。
“芝兰方入室,萧艾莫同途”描绘了高贵的芝兰与普通的萧艾并存的情景,但它们各自不同,不可相混。这既是对植物界生态多样性的赞美,也隐喻着人间的品格高下和个性差异。“馥馥香犹在,青青色更殊”则是诗人对这束草带来持续的清新气息和持久的绿意盎然的赞叹。
“芳宁九春歇,薰岂十年无”表达了诗人希望这份生机和美好能够长存,不仅在一个时节或一段时间内,而且能够跨越多个春秋。最后,“葑菲如堪采,山苗自可逾”则是对草木成长环境的描绘,以及诗人对于自然界生生不息、物竞天择哲理的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束生刍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力的珍视,对美好事物持久性的期盼,以及对自然界无尽变化的深刻理解。
碧海成桑野。笑人间,江翻平陆,水云高下。
自是三山颜色好,更著雨婚烟嫁。
料未必、龙眠能画。
拟向诗人求幼妇,倩诸君、妙手皆谈马。
须进酒,为陶写。回头鸥鹭瓢泉社。
莫吟诗、莫抛尊酒,是吾盟也。
千骑而今遮白发,忘却沧浪亭榭。
但记得、灞陵呵夜。
我辈从来文字饮,怕壮怀、激烈须歌者。
蝉噪也,绿阴夏。
龛灯明灭欲三更,攲枕无人梦自惊。
深谷留风终夜响,乱山衔月半床明。
故人渐远无消息,古寺空来看姓名。
欲向磻溪问姜叟,仆夫屡报斗杓倾。
垂丝别得一风光,谁道全输蜀海棠。
风搅玉皇红世界,日烘青帝紫衣裳。
懒无气力仍春醉,睡起精神欲晓妆。
举似老夫新句子,看渠桃杏敢承当。
松柏渐成趣,红紫勿齐开。
花神靳惜芳事,日日待公来。
遥想金葵侧处,素月华灯相照,妆影满歌台。
馀韵写宫徵,飞落远山隈。逃禅客,尊中尽,厌长斋。
且愁风絮,断送春色揽离怀。
命驾何妨千里,只恐行云碍辙,直磴插崔嵬。
手拍阳春唱,隔岸借残杯。
水痕深,花信足,寂寞汉南树。
转首青阴,芳事顿如许。不知多少消魂,夜来风雨。
犹梦到、断红流处。最无据。
长年息影空山,愁入庾郎句。
玉老田荒,心事已迟暮。几回听得啼鹃,不如归去。
终不似、旧时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