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锼片玉,黄唾灵芬,秋信江浦。
等是林亭,倚到凉烟薄暮。
不分伴孤吟,尚留得、凄蛩倦羽。
络玲珑寄向万里,袖熏味却辛苦。
更缥缈、蓬山何处。娥影高寒,国香无主。
老质不眠,起粟肌消谁误。
剪剪紫罗裳,算同瘦、瑶阶宿露。
弄金风,又如墨、幂云筛雨。
翠锼片玉,黄唾灵芬,秋信江浦。
等是林亭,倚到凉烟薄暮。
不分伴孤吟,尚留得、凄蛩倦羽。
络玲珑寄向万里,袖熏味却辛苦。
更缥缈、蓬山何处。娥影高寒,国香无主。
老质不眠,起粟肌消谁误。
剪剪紫罗裳,算同瘦、瑶阶宿露。
弄金风,又如墨、幂云筛雨。
这首《古香慢·为胡研樵题桂花画扇》是清代词人谭献的作品,通过对桂花画扇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富有诗意的意境。"翠锼片玉,黄唾灵芬"运用比喻,将桂花比作翠色的玉片和黄色的灵香,形象地描绘了桂花的色泽与香气。"秋信江浦"则点明了桂花开放的季节和地点,暗示着秋天的信息已随着江水传递。
接下来的"等是林亭,倚到凉烟薄暮",写出了桂花在林亭中静静开放,直至傍晚凉意渐浓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不分伴孤吟,尚留得、凄蛩倦羽"进一步渲染了孤独感,以凄切的秋虫声衬托出桂花无人欣赏的落寞。
"络玲珑寄向万里,袖熏味却辛苦"表达了对桂花香气的珍视,虽然它被寄予远方,但携带其香味却显得不易。"更缥缈、蓬山何处"借蓬莱仙山的虚幻,暗示桂花的高洁难以触及。"娥影高寒,国香无主"则赋予桂花嫦娥般的清冷气质,以及无人问津的境遇。
"老质不眠,起粟肌消谁误"通过写词人自己因桂花而无法入睡,表达了对桂花的深深喜爱。"剪剪紫罗裳,算同瘦、瑶阶宿露"以紫罗裳形容桂花的娇弱,与露珠共瘦,显其清雅。最后"弄金风,又如墨、幂云筛雨"描绘了桂花在秋风中摇曳,如同墨色的云层筛落细雨,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桂花的形态、香气和寓意,情感深沉,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词人对桂花的赞美和感慨。
飞泉自有迎客意,声到山前入人耳。
泉声引行不知疲,石路硗确折屐齿。
长安睫满车马尘,林岩夜夜来梦寐。
云烟郊原铺古图,心眼开快明如洗。
渭流屈曲成大篆,书破野色为绿纸。
丘墟沉吟古兴废,秋风正入红树起。
折碑断垣卧荆棘,意思纷乱不可理。
穷幽更下苍崖根,把酒坐听潺湲醉。
山花似欲劝苦饮,时散清香入人鼻。
奔走恨不身长游,喜写姓名藏薜荔。
颧骨横穿寿门过,年比数珠剩三颗。
横吹铁笛如怒雷,国初旧人惟有我。
周昉富贵女,衣饰新旧兼。
髻重发根急,妆薄无意添。
琴阮相与娱,听弦不观手。
敷腴竹马郎,跨马欲折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