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云来孤屿青,岛花苔叶露先零。
天涯月出人随影,夜半幽林犬吠萤。
僧榻焚香留偈别,军城吹笛带愁听。
遥怜旧好佳期在,应买黄垆醉未醒。
南北云来孤屿青,岛花苔叶露先零。
天涯月出人随影,夜半幽林犬吠萤。
僧榻焚香留偈别,军城吹笛带愁听。
遥怜旧好佳期在,应买黄垆醉未醒。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秋半山中》描绘了一幅深秋山中宁静而略带凄清的画面。首句“南北云来孤屿青”,通过“南北云”和“孤屿青”展现了山中秋意渐浓,岛屿在飘渺云雾中的孤独景象。次句“岛花苔叶露先零”,进一步描绘了花叶经露水侵蚀凋零的场景,透露出季节的变迁。
第三句“天涯月出人随影”,写出了月升时分,人在月光下孤独行走,身影与月亮相伴,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第四句“夜半幽林犬吠萤”,以犬吠和萤火点缀深夜,增添了山林的神秘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静。
第五、六句“僧榻焚香留偈别,军城吹笛带愁听”,通过僧人焚香诵经和远方军城笛声,表达了诗人对僧侣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带来的愁绪。最后一句“遥怜旧好佳期在,应买黄垆醉未醒”,诗人想象远方的朋友在佳期中借酒浇愁,自己却只能在山中遥祝,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半山中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意境。
老身强健幸无事,旧日交游存者几。
后来阿秀诗句新,露滴金茎寒著齿。
笑我胸中千斛尘,解缨未濯沧浪水。
翠微尝约载酒行,洗耳潺湲泉石清。
天寒短策未可出,更约东郊春日晴。
且来伴我窗间坐,黄奶在旁同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