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疏钟应晓晴,千门杨柳动春莺。
重来拜命瞻龙阙,又促携书出凤城。
驿路看山经几处,县庠端笏见诸生。
十年一会还分手,未尽乡园间阔情。
长乐疏钟应晓晴,千门杨柳动春莺。
重来拜命瞻龙阙,又促携书出凤城。
驿路看山经几处,县庠端笏见诸生。
十年一会还分手,未尽乡园间阔情。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李思益前往沐阳教谕的情景,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首句“长乐疏钟应晓晴”,以清晨钟声的稀疏预示着天气的晴朗,营造出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接着,“千门杨柳动春莺”一句,通过生动的景象——杨柳轻摇,春莺鸣叫,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也暗示了友人即将踏上旅程的美好。
“重来拜命瞻龙阙,又促携书出凤城”两句,表达了友人再次接受重任,离开京城的场景。龙阙象征皇宫,凤城则指京城,这两句既是对友人身份和地位的肯定,也是对其即将开始新任务的祝愿。接下来,“驿路看山经几处,县庠端笏见诸生”描绘了友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到达目的地后与学生的互动,体现了教育者的职业精神和对知识传播的热忱。
最后,“十年一会还分手,未尽乡园间阔情”表达了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待。十年一聚,如今又要分别,虽然心中有万千不舍,但对友情和未来的美好期许并未减退。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惜,也有对职业使命的尊重,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火燄山高冲牛斗,中列奇峰九十九。
丹崖赤嶂错落排,几疑巨灵细分剖。
势如众笏参碧天,天梯石栈接云烟。
东升晓日穿山出,槎枒木梳空际悬。
一峰未尽一峰起,山光赫赫难迫视。
巉岩森罗锦屏开,屴崱高撑玉笋峙。
树木高下蔚参差,点缀峰容景争奇。
松柏樟楠挺幽耸,继长增高势弥危。
嶙峋怪石悬崖立,伛偻磬折向人揖。
夕阳返照光四射,俯压培塿何岌岌。
噫嘻宇内多名山,海外得此真奇观。
声教何时化蛮触,披襟猿引绝顶攀。
出郭西南境,嵚崎别辟奇。
篮舆呼仆舁,茶榼付童持。
正值秋晴日,欣逢气爽时。
山形牛角抱,石磴犬牙危。
圣迹千年著,灵区十笏宜。
焚香先礼佛,披草共寻碑。
风定归云懒,坑纡出水迟。
老榕蟠峭壁,修竹荫通逵。
海雾浮沉幻,岚光晓暮移。
泉清堪煮茗,地胜合题诗。
花底琴横榻,栏前酒满卮。
鸟声听上下,树影落参差。
曲径樵歌答,长林牧笛吹。
人乘斜照返,马趁晚凉驰。
谷口三叉路,桥头六尺篱。
翠笼僧寺柏,青飐酒家旗。
雉堞行行近,苍烟户户炊。
襟怀无限好,更约后游期。
怕花朝。是断香烧烬,玉轸长抛。
廿一年华,廿一度今宵。
素纨横剪燕脂冷,算江梅、春在红娇。
尽玉杯、一酹花灵,世閒浓煞是春醪。
遥空照人旧月,从倚遍东风,槛外枝条。
采新绿、生涯梦里,花韵楼高。
休问断魂断处,早愁诉、魂自甚时销。
恁几回、落日帘栊,小红歌歇我吹箫。
火齐攒云,丹砂射旭,掩映碧窗痕浅。
照眼鲜明,烟殊风异,酡颜旧涡微换。
怪小立红蜻影,依依护春晚。误惊惋。
认连枝、斗丛缃彩,应仿佛、绛妃扶辇。
可复识西风,共凌波、人溯秋远。
宝盥脂融,写嫣然、香韵同满。
把菰蒲添雨,洗尽玉阶凄怨。
古藤阴,年年置酒,余春爱清窈。采香迟到。
看麝冷流苏,芙帐空晓。淡烟半亩红阑悄。
残英依细草。桧顶矗、一枝新蔓,干云青未了。
应怜此花阅人多,题襟旧馆在,苔綦痕埽。
幽荫展,沧桑后、露酣风饱。
殷勤意、翠尊料理,休叹息、花前人共老。
更记取、牵萝吟侣,绿窗酬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