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同年王火井不遇之韵》
《次同年王火井不遇之韵》全文
宋 / 洪咨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题遍慈恩最上层,青云涂辙几人升。

一经秋雨禾方穟,未到春风海亦冰。

闹里功名多目论,淡中气味独心朋。

苍苔不扫芙蓉老,有客敲门自出应。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óngniánwánghuǒjǐngzhīyùn
sòng / hóngkuí

biànēnzuìshàngcéngqīngyúnzhérénshēng

jīngqiūfāngsuìwèidàochūnfēnghǎibīng

nàoguǒgōngmíngduōlùndànzhōngwèixīnpéng

cāngtáisǎorónglǎoyǒuqiāoménchūyìng

注释
慈恩:指慈恩寺,唐代著名佛寺。
涂辙:比喻仕途或人生的道路。
升:晋升,升官。
一经:一旦,经历一次。
穟:稻穗,这里形容稻谷成熟。
春风:温暖的春风,象征生机。
海亦冰:形容海面结冰,暗示严冬来临。
闹里:热闹的地方,指世俗社会。
目论:只看表面,不深入了解。
淡中:淡泊宁静之中。
心朋:真心朋友。
苍苔:青苔,常用来形容荒凉或无人打理。
芙蓉:荷花,这里可能指庭院中的植物。
老:形容植物衰老。
敲门:拜访者敲门。
自出应:亲自出门迎接。
翻译
我遍览慈恩塔的最高层,有多少人能通过仕途青云直上。
经历秋天的雨水后,稻谷才开始丰满,春天还未到,海洋都已结冰。
在喧嚣中,人们常以表面的名声来评判功绩;而在淡泊中,唯有真心相交的朋友。
庭院里的青苔未经清扫,芙蓉花已经老去,若有客人来访,我会亲自开门迎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次同年王火井不遇之韵》,通过对慈恩寺最高层的描绘,表达了对仕途升迁的感慨和对淡泊名利的追求。首句“题遍慈恩最上层”暗示了诗人曾多次登临此地,期待功名;然而,“青云涂辙几人升”则揭示了仕途竞争的艰难,升迁之路并非易行。

接下来的两句“一经秋雨禾方穟,未到春风海亦冰”,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起伏,即使在秋天的雨水滋润下,稻谷还未完全成熟,而春天的暖阳尚未到来,海面依然寒冷,寓意人生旅途中的坎坷与不确定性。

“闹里功名多目论,淡中气味独心朋”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喧嚣尘世中人们追求功名的批评,认为在纷扰之中,只有真心相交的朋友才能在淡泊中品味出真味。

最后两句“苍苔不扫芙蓉老,有客敲门自出应”,以苍苔覆盖的环境和无人打扫的细节,反衬出诗人生活的简静,当有客来访时,他甚至会亲自出门迎接,表现出其待人接物的真诚和淡然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对淡泊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洪咨夔

洪咨夔
朝代:宋   字:舜俞   号:平斋   籍贯:汉族   生辰:1176~1236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猜你喜欢

上元夜看烟火有感·其一

频年奔走盗纵横,忽听优歌眼渐明;

忘是乱离忘是客,随人踏月到三更。

(0)

白菊·其四

铜瓶纸帐镇相宜,一种清寒世少知。

得气本来能耐冷,出群原不在多姿。

相逢缟袂霜千朵,散尽黄金月一枝。

悟得此中真意处,白描还要性灵诗。

(0)

鼓山纪游诗·其四

凤池西去水潺潺,百道飞泉拥巨观。

我与山僧参一偈,下山容易上山难。

(0)

赤嵌竹枝词·其四

清华水木说澄台,曾学刘郎去又来。

屈指斐亭双铁树,十年两度见花开。

(0)

古香楼对月

高楼明月夜,有客正吟诗。

照我团圞影,逢君三五时。美人在何处?

竟夕起相思。欲抱瑶琴和,泠泠露湿衣。

(0)

槟榔

蒲衣剑佩绿纷披,直干亭亭出短篱。

拔地数弓才展叶,擎天一柱不分枝。

虚心似竹还多节,瘦骨如棕却少丝。

日暮蛮儿竞猱采,山风吹下子离离。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