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士蘋踪何处寻,辽阳万里塞云深。
趋朝自献遐方物,遗橐谁还旅次金。
黄土不迷滕氏室,苍天犹感少元心。
康山山上重丘首,一见丰碑泪满襟。
义士蘋踪何处寻,辽阳万里塞云深。
趋朝自献遐方物,遗橐谁还旅次金。
黄土不迷滕氏室,苍天犹感少元心。
康山山上重丘首,一见丰碑泪满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忠义之士的高尚情操与感人故事。首句“义士蘋踪何处寻”,以“蘋踪”隐喻这位义士的行迹难觅,引出其事迹的神秘与传奇色彩。接着,“辽阳万里塞云深”一句,通过辽远的地理背景和厚重的边塞云雾,营造出一种壮阔而悲凉的氛围,暗示了义士所面临的艰难险阻。
“趋朝自献遐方物”展现了义士的忠诚与奉献精神,他不远万里,将远方的珍稀之物进献给朝廷,体现了他对国家的深情厚意。“遗橐谁还旅次金”则表达了对义士旅途劳顿、生活艰辛的同情,以及对其身后无人照料的遗憾。
“黄土不迷滕氏室,苍天犹感少元心”两句,运用象征手法,以黄土与苍天分别代表自然界的静默与宇宙的公正,强调了义士虽已逝去,但其忠诚与仁爱之心仍被铭记,得到了天地间的认可与感怀。
最后,“康山山上重丘首,一见丰碑泪满襟”描绘了后人对义士的追思与敬仰,康山上的丰碑不仅记录了他的事迹,也成为了人们缅怀与纪念他的象征。这一句通过“泪满襟”这一细节,深刻地表达了人们对义士的深切哀悼与崇敬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义士生前事迹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忠诚、奉献、仁爱等中华传统美德,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崇高敬意和永恒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