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下碧梧秋气深,天时人事共萧森。
海流不尽衰年恨,节序祇添故国心。
千里还家知几日,十年逃世至于今。
芳尊美酒无人共,安得愁中满意斟。
露下碧梧秋气深,天时人事共萧森。
海流不尽衰年恨,节序祇添故国心。
千里还家知几日,十年逃世至于今。
芳尊美酒无人共,安得愁中满意斟。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的《秋兴五首》中的第五首。诗人在深秋时节,面对露水滴落于碧绿梧桐树上的景象,感慨天时人事的萧瑟与凋零。海流不息,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流逝和诗人的哀怨;节序更迭,更触动了他对于故国的深深思念。
“千里还家知几日”,表达了诗人对归乡之路遥不可及的无奈与渴望。“十年逃世至于今”,则透露出诗人历经沧桑,逃避尘世已近十年的心境。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的孤独与疲惫,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芳尊美酒无人共,安得愁中满意斟”,更是将诗人的孤独感推向了高潮。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夜晚,诗人独自品尝着美酒,却无人分享这份愁绪,只能在愁苦中自斟自饮,寻求片刻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又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充满了浓郁的悲凉与深邃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