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上东坡说鬼,佛前苏晋逃禅。有时兴到喜谈天。
又作荒唐驺衍。彭泽何须高隐,旌阳未必神仙。
可人最是李青莲。终日酒杯愁浅。
座上东坡说鬼,佛前苏晋逃禅。有时兴到喜谈天。
又作荒唐驺衍。彭泽何须高隐,旌阳未必神仙。
可人最是李青莲。终日酒杯愁浅。
这首《西江月》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傅熊湘所作,通过独特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文人雅集、谈笑风生的场景。
首句“座上东坡说鬼”,以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东坡)为例,引入鬼神话题,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充满想象的氛围。接下来,“佛前苏晋逃禅”一句,将另一位文人苏晋置于佛前,暗示其对佛教教义的探索与逃避,进一步丰富了人物形象和主题深度。
“有时兴到喜谈天”则展现了文人聚会时的畅快交流,无论是谈论鬼神还是探讨宗教,都体现了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又作荒唐驺衍”一句,借用古代哲学家驺衍的典故,强调了文人们在聚会中可能发表的荒诞不经但又富有哲理的言论,体现了他们的思想自由与创造力。
“彭泽何须高隐,旌阳未必神仙”两句,分别引用了陶渊明(字彭泽)和葛洪(旌阳)的故事,表达了对隐士生活和仙人传说的反思,指出真正的智慧和超脱并非仅限于隐居或成仙,而是内心世界的觉醒与超越。
最后,“可人最是李青莲。终日酒杯愁浅”以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莲居士)为例,赞美他不仅才华横溢,还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乐趣,即使面对愁绪也能以酒解忧,展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词通过一系列典故和比喻,展现了文人聚会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他们在追求知识、真理和自我超越过程中的独特风貌。
趋程苦行迟,遇景苦行速。
清晨发建阳,重雾若云簇。
载驰且一舍,始能豁我目。
清溪映明沙,茂树间修竹。
千山开且合,烟翠争相逐。
飞梁若垂虹,去艇如游鹜。
竟日抵瓯宁,应接难更仆。
人远意如何,良游偏恨独。
屏居谢人徒,朔风吹寒雨。
远树既盘纡,渫云亦交互。
愁鸱恋故林,隐豹谙长雾。
羃历川光昏,苍茫野火聚。
耳目暂无扰,閒情托豪素。
拙讷罢干时,赏心于此遇。
飞光忽我遒,咄咄岁云暮。
眷言采三秀,颓龄傥能驻。
昔人贱荣达,今人慕通显。
所履非有殊,中得异深浅。
欣戚缘感生,尘幻非实践。
望赊情日悲,理会境俱遣。
子年二十强,才器重瑚琏。
春明去不顾,此意昔所鲜。
因之内自愧,孱钝玷华选。
会当理归楫,长啸谢轩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