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心玄妙理,道德念阴符。
九转金丹鼎,三才玉匮书。
恒常皆隐秘,达者见清虚。
倏忽神明意,先贤觉自愚。
经心玄妙理,道德念阴符。
九转金丹鼎,三才玉匮书。
恒常皆隐秘,达者见清虚。
倏忽神明意,先贤觉自愚。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赵炅所作,名为《逍遥咏》。诗中融合了道家的玄妙哲理和儒家的人伦道德,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经心玄妙理"表达了对宇宙根本原理的深刻理解,而"道德念阴符"则揭示了诗人对于道德之精华的珍视与记忆。"九转金丹鼎"和"三才玉匮书",分别象征着内丹修炼和宇宙万物的和谐统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和精神世界的高度认知。
"恒常皆隐秘,达者见清虚"则表明这些深奥的道理和境界并非人人能够理解,只有达到一定修为的人才能领悟其间的真谛,而这份真谛如同空明澄澈,一目了然。
最后两句"倏忽神明意,先贤觉自愚",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智慧和悟性的追求,以及面对先贤遗教时的谦卑态度。"倏忽"形容时间的短暂,"神明意"指的是高深莫测的精神境界,而"先贤觉自愚"则表达了诗人在领悟前贤智慧时的自我反省和谦逊之心。
整首诗语言精炼,意象丰富,体现了作者对道德修养与宇宙真理的深刻把握,以及一种超然物外、达观世变的精神状态。
志古流难合,谈高道自明。
风波志恩分,针石尽交情。
让节蒙知厚,华班绝绮荣。
贱生怀感遇,当路假晶荧。
累次青油幕,中间白玉京。
吏文容议缓,邦事恤言轻。
自此嗟流梗,何期苦见兵。
塞垣心易动,漳浦信弥惊。
玉蕊悲无验,金台望忽倾。
岁阑云惨淡,天迥泪纵横。
世有真忠亮,今亡至直清。
旧僚知葬日,投此吊佳城。